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4-tert-butylphenyl)-5,7,9,11,16,18,20,22-octahydro-16,16,18,18,20,20,22,22-octamethyl-2,14-bis-(1,1-dimethylnonyl)-5,7,9,11-tetraaza-nonacene | 1360876-0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4-tert-butylphenyl)-5,7,9,11,16,18,20,22-octahydro-16,16,18,18,20,20,22,22-octamethyl-2,14-bis-(1,1-dimethylnonyl)-5,7,9,11-tetraaza-nonacene
英文别名
——
8-(4-tert-butylphenyl)-5,7,9,11,16,18,20,22-octahydro-16,16,18,18,20,20,22,22-octamethyl-2,14-bis-(1,1-dimethylnonyl)-5,7,9,11-tetraaza-nonacene化学式
CAS
1360876-03-4
化学式
C74H98N4
mdl
——
分子量
1043.62
InChiKey
WKPLAYWTKSUSH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24
  • 重原子数:
    78.0
  • 可旋转键数:
    17.0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1
  • 拓扑面积:
    48.12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4-tert-butylphenyl)-5,7,9,11,16,18,20,22-octahydro-16,16,18,18,20,20,22,22-octamethyl-2,14-bis-(1,1-dimethylnonyl)-5,7,9,11-tetraaza-nonacene四丁基溴化铵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55%的产率得到8-(4-tert-butylphenyl)-6,10-dibromo-5,7,9,11,16,18,20,22-octahydro-16,16,18,18,20,20,22,22-octamethyl-2,14-bis-(1,1-dimethylnonyl)-5,7,9,11-tetraazanon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High-SpinS = 2 基态氨基四自由基
    摘要:
    具有平面四氮杂并苯骨架的氨基四价基团具有五重态 (S = 2) 基态,并且在 2-甲基四氢呋喃 (2-MeTHF) 中研究的最高温度 (100 K) 之前未显示任何可检测的低自旋激发态热群矩阵。这表明最近的电子激发态(三重态)的能量至少高约 0.3 kcal mol(-1),即三重态-五重态能隙,ΔE(TQ) > 0.3 kcal mol(-1),即与约 5 kcal mol(-1) 的破缺对称 DFT 计算的 ΔE(TQ) 一致。在 133 K 的 2-MeTHF 中四基 4 的浓缩(约 1-10 mM)溶液中,一小部分四基形成二聚体(缔合常数,K(assoc) ≈ 60 M(-1))反铁磁交换耦合,J/k ≈ -0.1 K ~ 0.2 cal mol(-1),在 S = 2 四基之间。这种弱的二聚体内部交换耦合预计会发生在距离约 6 Å 的两个四价基团上。2-MeTHF 中空间屏蔽程度最高的四价基
    DOI:
    10.1021/ja409472f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梯子寡聚物(m-苯胺):具有交叉共轭π系统的氮杂并烷的衍生物
    摘要:
    我们描述了聚(m-苯胺)的梯形低聚物的合成和电子性质,该梯形低聚物可被视为具有交叉共轭π系统的氮杂并烷的衍生物。具有9和13共线稠合六元环的梯形寡聚(m-苯胺)的合成采用Pd催化的胺化反应和基于Friedel-Crafts的闭环反应。通过X射线晶体学或DFT计算的和实验光谱数据(例如1 H,13 C和15 N NMR化学位移和电子吸收光谱)之间的相关性来确认结构。所有化合物均具有平面的“氮杂并苯”部分。实验带隙E g≈3.5–3.65 eV,由UV-vis吸收开始确定,与TD-DFT计算的S 1状态的垂直激发能一致。发现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0%。电化学估计的-4.8 eV HOMO能量表明,容易进行单电子氧化,并且对氧气(O 2)具有足够的环境稳定性。对于具有“四氮杂双并苯”部分的两个低聚物,确定了E 4 + / 3 + ≈1.6–1.7 V vs SCE的电势,可将四电子氧化为相应的四自由基四阳离子。
    DOI:
    10.1021/jo20259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