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one | 681280-6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one
英文别名
(3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1-one
(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one化学式
CAS
681280-64-8
化学式
C8H14O2
mdl
——
分子量
142.198
InChiKey
WFGVSEXEHXSKPI-ZETCQYM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one咪唑盐酸 、 sodium hydride 、 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9.0h, 生成 (2S,3S)-2-allyl-3-[2-(tert-butyldiphenylsilanyloxy)-ethyl]-6-(phenyl-hydrazono)-cyclo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Gilbertine 通过阳离子级联环化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 (-)-gilbertine (2),一个 uleine 型家族的成员,并报告了这种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的测定。关键步骤采用阳离子级联反应形成四氢吡喃和哌啶环,一步构建五环骨架。合成策略利用柴崎反应来建立第一个立体中心。实现了 3-取代的环己酮衍生物的甲酰化反应,仅得到所需的区域异构体。Japp-Klingemann Fischer 吲哚方案被成功用作构建所需四氢咔唑 (20) 的收敛合成方法。此外,这 2 的意外行为,研究了差向异构化过程中的 3-二取代环己酮衍生物,导致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化学行为不同。非对映体拆分是通过阳离子级联反应实现的,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多功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的 17 步序列易于执行,总产率为 5.5% 的 (-)-gilbertine。
    DOI:
    10.1021/ja0399021
  • 作为产物:
    描述:
    dimethyl 2-((R)-3-oxocyclohexyl)malonate三乙烯二胺盐酸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乙醚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4.0h, 生成 (S)-3-(2-hydroxy-ethyl)-cyclo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Gilbertine 通过阳离子级联环化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 (-)-gilbertine (2),一个 uleine 型家族的成员,并报告了这种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的测定。关键步骤采用阳离子级联反应形成四氢吡喃和哌啶环,一步构建五环骨架。合成策略利用柴崎反应来建立第一个立体中心。实现了 3-取代的环己酮衍生物的甲酰化反应,仅得到所需的区域异构体。Japp-Klingemann Fischer 吲哚方案被成功用作构建所需四氢咔唑 (20) 的收敛合成方法。此外,这 2 的意外行为,研究了差向异构化过程中的 3-二取代环己酮衍生物,导致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化学行为不同。非对映体拆分是通过阳离子级联反应实现的,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多功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的 17 步序列易于执行,总产率为 5.5% 的 (-)-gilbertine。
    DOI:
    10.1021/ja0399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Gilbertine via a Cationic Cascade Cyclization
    作者:Jan Jiricek、Siegfried Blechert
    DOI:10.1021/ja0399021
    日期:2004.3.1
    Described is the firs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gilbertine (2), a member of the uleine-type famil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is natural product is reported. The key step employs a cationic cascade reaction for a tetrahydropyrane and piperidine ring 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ntacyclic framework in one step. The synthetic strategy utilizes the Shibasaki
    描述了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 (-)-gilbertine (2),一个 uleine 型家族的成员,并报告了这种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的测定。关键步骤采用阳离子级联反应形成四氢吡喃和哌啶环,一步构建五环骨架。合成策略利用柴崎反应来建立第一个立体中心。实现了 3-取代的环己酮衍生物的甲酰化反应,仅得到所需的区域异构体。Japp-Klingemann Fischer 吲哚方案被成功用作构建所需四氢咔唑 (20) 的收敛合成方法。此外,这 2 的意外行为,研究了差向异构化过程中的 3-二取代环己酮衍生物,导致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化学行为不同。非对映体拆分是通过阳离子级联反应实现的,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多功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的 17 步序列易于执行,总产率为 5.5% 的 (-)-gilbertin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