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carbamate | 1262633-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1262633-32-8
化学式
C23H44N2O6S2
mdl
——
分子量
508.744
InChiKey
NUIWPZIJEJJJQ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7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19.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95.1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carbamate三乙胺三氟乙酸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17h, 生成 N-(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4-((6-amino-8-hydroxy-2-(2-methoxyethoxy)-9H-purin-9-yl)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金纳米粒子与小分子Toll样受体7配体和α-甘露糖共固定化为佐剂。
    摘要:
    佐剂可增强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在FDA批准的佐剂中,铝盐最常用于疫苗中。尽管铝盐增强了体液免疫,但它们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显示出有限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诱导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佐剂。识别特定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的Toll样受体(TLR)激活先天免疫,这对于塑造适应性免疫至关重要。因此,在疫苗中使用TLR配体作为新型佐剂备受关注。其中一种小分子TLR7配体咪喹莫特已获准用于临床,但由于系统性使用时不希望有的不良副作用,其使用仅限于局部给药。由于TLR7主要位于免疫细胞的内体区室中,因此,将配体有效转运到细胞中对于提高TLR7配体的效力非常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检查了固定有α-甘露糖的金纳米颗粒(GNP),它们是TLR7配体靶向免疫细胞的载体。小分子合成TLR7配体,2-甲氧基乙氧基-8-氧代-9-(4-羧基苄基)腺嘌呤(1V209)和α-甘露糖通过由硫辛酸组成的接头分子共固定在GNP表面上(1V209-αMan-
    DOI:
    10.1021/acs.bioconjchem.9b00560
  • 作为产物:
    描述:
    N-Boc-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 、 Thioctic acid 在 三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0.48 g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19-(1,2-dithiolan-3-yl)-15-oxo-4,7,10-trioxa-14-azanonadec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金纳米粒子与小分子Toll样受体7配体和α-甘露糖共固定化为佐剂。
    摘要:
    佐剂可增强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在FDA批准的佐剂中,铝盐最常用于疫苗中。尽管铝盐增强了体液免疫,但它们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显示出有限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诱导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佐剂。识别特定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的Toll样受体(TLR)激活先天免疫,这对于塑造适应性免疫至关重要。因此,在疫苗中使用TLR配体作为新型佐剂备受关注。其中一种小分子TLR7配体咪喹莫特已获准用于临床,但由于系统性使用时不希望有的不良副作用,其使用仅限于局部给药。由于TLR7主要位于免疫细胞的内体区室中,因此,将配体有效转运到细胞中对于提高TLR7配体的效力非常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检查了固定有α-甘露糖的金纳米颗粒(GNP),它们是TLR7配体靶向免疫细胞的载体。小分子合成TLR7配体,2-甲氧基乙氧基-8-氧代-9-(4-羧基苄基)腺嘌呤(1V209)和α-甘露糖通过由硫辛酸组成的接头分子共固定在GNP表面上(1V209-αMan-
    DOI:
    10.1021/acs.bioconjchem.9b005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LRリガンド固定化ナノ粒子
    申请人:国立大学法人 鹿児島大学
    公开号:JP2019077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3
    【課題】アジュバントとして利用可能な、新規のTLRリガンド固定化ナノ粒子およびその利用を提供すること。【解決手段】TLRリガンド複合体と、金属ナノ粒子とを含み、TLRリガンド複合体は、TLRリガンドと、第1のリンカー化合物とを有し、第1のリンカー化合物は、その一端にてTLRリガンドと結合し、その他端にて金属ナノ粒子に固定化されている、TLRリガンド固定化ナノ粒子とする。【選択図】図19
    【问题】提供可用作辅助治疗的新型TLR配体固定化纳米粒子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方法】包含TLR配体复合物和属纳米粒子,TLR配体复合物具有TLR配体和第一链接剂化合物,第一链接剂化合物在其一端与TLR配体结合,在其另一端固定化在属纳米粒子上,形成TLR配体固定化纳米粒子。 【附图】图19。
  • Enhancing Cell Recognition by Scrutinizing Cell Surfaces with a Nanoparticle Array
    作者:Hongyu Zhou、Peifu Jiao、Lei Yang、Xi Li、Bing Yan
    DOI:10.1021/ja108527y
    日期:2011.2.2
    We report a dual-ligand nanoparticle array approach for discerning cells that have different surface receptor profiles surrounding a common primary receptor expressed at high or low levels. The achieved differentiation provides nanoparticles the ability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a personalized medicine level for drug delivery an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a much better safety profil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螺[二环[2.2.1]庚烷-2,2'-[1,3]二噁戊环]-5-乙醇,(1S,4R,5R)- 芦笋酸 硫辛酸钠 硫辛酸氨基丁三醇盐 硫辛酸杂质D 硫辛酸杂质9 硫辛酸乙酯 硫辛酸-二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硫辛酰氨基-PEG12-羧酸 甲基沙蚕毒素 沙蚕毒素 氨基乙醛乙烷二硫代缩醛 左旋硫辛酸 呋喃-2-甲醛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二乙基硫辛酰胺 三硫代碳酸乙烯酯 rac-α-硫辛酸-d5 R-(alpha)-硫辛酸氨基丁三醇盐 R-(+)-硫辛酸 N-(1,3-二噻戊环-2-亚基氨基)乙酰胺 N-(1,3-二噻戊环-2-亚基氨基)-2-氧代丙酰胺 L-赖氨酸单-1,2-二噻戊环-3-戊酸盐 DL-α-硫辛酸-NHS 5-[(3R)-二噻戊环-3-基]戊酸;2-羟基丙酸 4-甲基二噻戊环-3-酮 4-甲基-1,3-二硫醇-2-酮 4-甲基-1,3-二噻戊环-2-亚胺盐酸盐 4-甲基-1,2-噻吩-4-羧酸 4-甲基-1,2-二噻吩-4-羧胺 4-噻唑烷酮,3-(二甲氨基)-2-亚硫酰基-,(Z)- 4-乙基-1,3-二噻戊环-2-硫酮 4-[[5-(1,2-二噻戊环-3-基)-1-氧代戊基]氨基]丁酸 4-[(苯基硫基)甲基]苯甲酸 4,5-二甲基-2-[2-(甲硫基)乙基]-1,3-二噻戊环 3-环丁烯砜-D6 2-甲基-1,3-二硫戊环 2-异丙基-4-甲基-1,3-二噻戊环 2-己基-1,3-二噻戊环 2-亚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烷 2-(氯甲基)-1,3-二噻戊环 2-(三氯甲基)-1,3-二噻戊环 2-(2-噻吩基)-1,3-二噻戊环 2-(2,4-环戊二烯-1-亚基)-1,3-二硫戊环 2-(1,3-二噻戊环-2-基)-1,3-二噻戊环 2-(1,2-二硫烷-3-基)乙酸 2,4-二氯-6,7-二硫杂双环[3.2.1]辛烷 2,3-二硫杂螺[4.4]壬烷 2,3,7,8-四硫杂螺[4.4]壬烷 2,2'-[1,2-乙烷二基二(硫代)]二[2-(三氟甲基)-1,3-二噻戊环] 1,‐2-二硫戊基-4-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