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3,4-O-isopropylidene arabinoside | 245729-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3,4-O-isopropylidene arabinoside
英文别名
——
benzyl 3,4-O-isopropylidene arabinoside化学式
CAS
245729-74-2
化学式
C15H20O5
mdl
——
分子量
280.321
InChiKey
HFTMCJJTIGIBFH-WJLOJVB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4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57.1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3,4-O-isopropylidene arabinosid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吡啶偶氮二异丁腈氢气硝酸三正丁基氢锡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6.08h, 生成 (+)-1-O-acetyl-2,3-O-isopropylidene-L-erythr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碳水化合物异头烷氧基的还原性断裂。具有作为手性合成子的潜在用途的醛糖醇的合成。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呋喃糖和吡喃糖形式的碳水化合物的异头硝酸酯和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糖苷,以生成相应的烷氧基,并研究还原条件下的C1-C2片段化反应。该反应构成了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碳较少的相应糖醇的两步法。使用这种方法,已经制备了具有D-赤藓糖醇,D-苏糖醇,D-木糖醇和D-阿拉伯糖醇立体化学的天然产物合成的有趣的四碳和五碳构件。1,2-O-异亚丙基-β-L-苏糖(40)和1-乙酰氨基-2,4,5-三-O-乙酰基-D-阿拉伯糖醇(50)的合成也已从1,2实现:5,6-二-O-异亚丙基-β-D-呋喃葡萄糖和2-乙酰氨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
    DOI:
    10.1021/jo015656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从阿拉伯糖中合成棒曲霉素的简明方法
    摘要:
    阿拉伯糖(5)转化为受保护的酮(7),然后维蒂希(Wittig)缩合为(9),酸催化环化(至10),然后脱水,由青霉菌产生了真菌代谢产物patulin(1)的简短合成信息和曲霉菌。
    DOI:
    10.1016/0040-4039(88)8523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novel highly potent coumarin inhibitors of gyrase B
    作者:Patrick Laurin、Didier Ferroud、Michel Klich、Claudine Dupuis-Hamelin、Pascale Mauvais、Patrice Lassaigne、Alain Bonnefoy、Branislav Musicki
    DOI:10.1016/s0960-894x(99)00329-7
    日期:1999.7
    and in vitro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 series of novel coumarin inhibitors of gyrase B is presented. Replacement of the 3-acylamino residue (3-NHCOR) of coumarin drugs with reversed isosteres C(=O)R, C(=N-OR)R', COOR, CONHR and CONHOR leads to highly potent analogues which displayed excellent inhibition of the negative supercoiling of the relaxed DNA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介绍了一系列新型促旋酶B香豆素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体外生物学活性。用反向等排体C(= O)R,C(= N-OR)R',COOR,CONHR和CONHOR取代香豆素药物的3-酰基基残基(3-NHCOR)产生了高效的类似物,该类似物表现出出色的抑制作用松弛的DNA的负超螺旋和抗菌活性。
  • 一种展青霉素半抗原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深圳容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61025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展青霉素半抗原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化合物01的合成→S2、化合物02的合成→S3、化合物03的合成→S4、化合物04的合成→S5、化合物05的合成→S6、化合物a的合成→S7、化合物06的合成。本方案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设计合成出具有免疫原性的展青霉素人工半抗原分子,从而诱导产生特异性强、免疫性高、灵敏度高的抗体,为展青霉素的半抗原的合成方法提供更多选择,且本发明可得到与展青霉素在结构上具有更高叠合度的半抗原,从而提高半抗原与蛋白质的偶联效果,得到的展青霉素半抗原可作为酶连免疫分析方法中的完全抗原的前体,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 A Diene Transmissive Diels−Alder Strategy for Oxygenated Nor-Steroid and Triterpenoid Skeletons
    作者:Simon Woo、Stéphanie Legoupy、Stéphanie Parra、Alex G. Fallis
    DOI:10.1021/ol990798v
    日期:1999.10.1
    [GRAPHICS]A diene transmissive cycloaddition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tetracyclic skeletons is described, Initially both L-gulonolactone and L-arabinose were converted independently to related acetal aldehydes 13 and 14, A pentadienyl indium reagent supplied the triene unit for 16. The cisisopropylidene acetal controlled the initial intramolecular [4 + 2] cycloaddition to the decalin 21, and a second (tandem) intermolecular cyclization afforded highly oxygenated nor-steroid and triterpenoid skeletons as chiral nonracemic compound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苄基二亚苄基-α-D-甘露吡喃糖苷 苄基2-C-甲基-3,4-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核糖苷 艾日布林中间体,艾瑞布林中间体 艾日布林中间体 脱氧青蒿素 甲基6-脱氧-3,4-O-异亚丙基-beta-L-甘油-吡喃己糖苷 甲基3,4-异亚丙基-bet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甲基3,4-O-异亚丙基-beta-L-赤式-吡喃戊-2-酮糖 甲基3,4-O-(氧代亚甲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2-O-甲基-3,4-O-(1-甲基乙亚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外-2,3:4,6-二-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吡喃戊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2,3-O-羰基-4,6-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果糖二丙酮氯磺酸酯 果糖二丙酮 托吡酯杂质8 托吡酯杂质7 托吡酯杂质6 托吡酯N-甲基杂质 托吡酯-d12 托吡酯-13C6 托吡酯 吡啶,2,3-二氯-5-(二氟甲基)- 史氏环氧化恶唑烷酮甲基催化剂 双丙酮半乳糖 双丙酮-L-阿拉伯糖 六氢二螺[环己烷-1,2'-[1,3]二氧杂环戊并[4,5]吡喃并[3,2-d][1,3]二恶英-8',1''-环己烷]-4'-醇 二(表脱氧二氢青蒿素)醚 乙酰胺,N-(3,4,5,6,7,8-六氢-2-吖辛因基)-N-甲基- b-D-半乳吡喃糖,1,6-二脱氧-1,6-环硫-3,4-O-(1-甲基亚乙基)-(9CI) [(3aS,5aR,7R,8aR,8bS)-7-(羟基甲基)-2,2,7-三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氨基磺酸 D-半乳醛环3,4-碳酸 6-脱氧-6-碘-1,2:3,4-二-o-异亚丙基-α-d-半乳糖吡喃糖苷 6-脱氧-6-N-辛基氨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6-叠氮基-6-脱氧-1,2:3,4-二-o-异亚丙基-d-半乳糖吡喃糖苷 6-O-乙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4,6-二邻乙酰基-2,3-邻羰基-alpha-D-吡喃甘露糖酰溴 4,5-O-(1-甲基乙亚基)-beta-D-吡喃果糖 3alpha-羟基去氧基蒿甲醚 3-羟基去oxydihydroartemisinin 3,5,11-三氧杂-10-氮杂三环[6.2.1.02,6]十一碳-2(6),7,9-三烯 3,4-O-异亚丙基-L-阿拉伯糖 3,4-O-(苯基亚甲基)-D-核糖酸 D-内酯 3,4,6-三-O-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1,2-(甲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alpha-D-吡喃葡萄糖1,2-(乙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Alpha-D-吡喃半乳糖-1,2-(甲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1,2-O-亚乙基吡喃己糖 2,6-脱水-5-脱氧-3,4-O-(氧代亚甲基)-1-O-(三异丙基硅烷基)-D-阿拉伯糖-己-5-烯糖 2,3:4,6-二-o-异亚丙基-d-甘露糖苷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