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857505-1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857505-17-0
化学式
C18H19ClN2O2S
mdl
——
分子量
362.88
InChiKey
PMRIWFXAWMOL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9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40.6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虫啉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1.5%的产率得到N-[1-[benzoyl-[benzoyl(tert-butyl)amino]amino]sulfanyl-3-[(6-chloropyridin-3-yl)methyl]imidazolidin-2-ylidene]nitr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的合成与杀虫评价ñ -叔丁基- ñ ' -硫代[1-(6-氯-3-吡啶甲基)-2- nitroiminoimidazolidine] - ñ,Ñ '-diacylhydrazines
    摘要:
    一系列新颖ñ -叔丁基- ñ ' -硫代[1-(6-氯-3-吡啶甲基)-2- nitroiminoimidazolidine] - ñ,Ñ '-diacylhydrazines被chlorosulfenyl的反应,合成(ñ -叔在氢化钠存在下,将丁基-N,N'-二酰基肼与1-(6-氯-3-吡啶甲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吡虫啉)。他们的杀幼虫活性进行了评估。它们都表现出对东方粘虫和豆蚜的杀虫活性。毒性试验表明,在较高浓度下(200 mg L -1)标题化合物可在2小时内杀死杀灭蚜虫的速度与亲代吡虫啉一样快,而在较低浓度(10 mg L -1)下,标题化合物可在治疗3天后诱发幼虫,异常和致死幼虫蜕变,例如母体二酰基肼。
    DOI:
    10.1021/jf903642s
  • 作为产物:
    描述:
    N-苯甲酰基-N'-特丁基苯甲酰肼吡啶二氯化硫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N-亚磺酰基-N'-叔丁基-N,N'-二酰基肼的合成及杀虫活性。1. N-烷氧基亚磺酸盐衍生物。
    摘要:
    通过关键中间体N-氯亚磺酰基-N'-叔丁基-N,N'-二酰基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烷氧基硫基-N'-叔丁基-N,N'-二酰基肼。 ,这是第一次准备。与N'-叔丁基-N,N'-二酰基肼相比,这些N-烷氧基亚磺酰基衍生物表现出更好的溶解度和改善的疏水性。评价了新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比相应母体化合物更高的强健胃和接触毒物的组合。特别地,N-甲氧基亚磺酰基-N'-叔丁基-N-4-乙基苯甲酰基-N'-3,5-二甲基苯甲酰肼(IIIf)作为现场试验候选物,与相应的母体化合物RH-5992相比,对东方粘虫和甜菜粘虫的胃毒性更高。此外,与RH-5992相比,化合物IIIf对东方粘虫,亚洲玉米bore,烟草墨蛾和棉铃虫表现出更高的接触活性。亚磺酰基取代基对于高幼虫活性是必不可少的。
    DOI:
    10.1021/jf07239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Novel <i>N</i>-Sulfenyl-<i>N</i>′-<i>tert</i>-butyl-<i>N</i>,<i>N</i>′-diacylhydrazines. 2. N-Substituted Phenoxysulfenate Derivatives
    作者:Qiqi Zhao、Jian Shang、Zhiqiang Huang、Kaiyun Wang、Fuchun Bi、Runqiu Huang、Qingmin Wang
    DOI:10.1021/jf800740z
    日期:2008.7.1
    phenoxysulfenyl- N'- tert-butyl- N, N'-diacylhydrazin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via the key intermediates N-chlorosulfenyl- N'- tert-butyl- N, N'-diacylhydrazines. Compared to the parent compounds, these N-substituted phenoxysulfenyl derivatives displayed better solubility and improved hydrophobicities.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通过关键中间体N-亚磺酰基-N'-叔丁基-N,N'-二酰基。与母体化合物相比,这些N-取代的基亚磺酰基衍生物表现出更好的溶解性和改善的疏性。评价了新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比相应母体化合物更高的强健胃和接触毒物的组合。特别地,N-(4-氯苯氧基)亚磺酰基-N'-叔丁基-N-4-乙基苯甲酰基-N'-3,与相应的母体化合物RH-5992相比,作为现场测试候选物的5-二甲基甲酰(IIIi)对东方粘虫和烟草鳞虫的胃毒性更高。此外,与RH-5992相比,化合物IIIi与亚洲玉米bore,烟草墨蛾和棉铃虫表现出更高的接触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