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himachalene | 80923-8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himachalene
英文别名
α-Himachalen;alpha-Himachalene;3,5,5-trimethyl-9-methylidene-2,4a,6,7,8,9a-hexahydro-1H-benzo[7]annulene
α-himachalene化学式
CAS
80923-88-2
化学式
C15H24
mdl
——
分子量
204.356
InChiKey
ZJSIKVDEOWWVE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α-himachalene 作用下, 生成 β-himac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碘介导的喜马哈烯芳构化:脱氢-7,8-芳基喜马哈烯的合成
    摘要:
    DeHydro-7,8-aryl-himachalene 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苯并环庚烯倍半萜,在阿特拉斯雪松 (Cedrus atlantica) 精油中发现少量。在此,我们报告了通过喜马哈林混合物(同一油的主要成分)的芳构化来简单且环境友好地合成该分子。通过碘/DMSO 介导的芳构化实现了所需化合物的合成。使用 MS 光谱和 NMR 光谱数据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用碘处理喜马哈林混合物导致形成脱氢-7,8-芳基喜马哈林,以及由原位形成的氢碘酸催化的其他重排产物。使用 DMSO 作为共溶剂可以消除形成的酸并再生碘。反应条件的优化导致以良好的产率形成所需产物。本研究重点开发了一种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方法来大量合成天然苯并环庚烯基倍半萜类化合物,以探索其生物和化学性质。
    DOI:
    10.2174/011570178629784624040807083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大冷杉(Abies grandis)的倍半萜烯合酶。比较组成型和伤口诱导的活性,以及​​δ-selinene合酶和γ-humulene合酶的cDNA分离,鉴定和细菌表达。
    摘要:
    大杉树(Abies grandis)已被开发为模型系统,用于研究油菜籽素对茎部受伤和昆虫攻击的反应。已显示,油树脂的松节油级分包含至少38个倍半萜烯,占松节油的12.5%,单萜烯占其余部分。对大杉树茎中无细胞提取物的测定(以法呢基二磷酸为底物)表明,组成型倍半萜烯合酶产生的油品树脂中的倍半萜烯含量相同,并且由于受伤,仅合成了两种新产物,δ-cadinene和(E )-alpha-bisabolene。基于相似性的克隆策略从干cDNA文库中产生了两个新的cDNA物种,当它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随后分析了基因产物时,产生了大量的倍半萜烯产品。基于所形成的主要产物,编码的酶被称为δ-selinene合酶和γ-humulene合酶。然而,每种酶合成三种主要产物,分别产生34和52个总倍半萜,因此占了油树脂的许多倍半萜。推导的δ-selinene合酶cDNA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编码了581个残基的蛋白质(67
    DOI:
    10.1074/jbc.273.4.20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natural phosphate: Catalytic abilit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natural terpenes
    作者:Ayoub Abdelkader Mekkaoui、Abderrazak Aberkouks、Lahcen Fkhar、Mustapha Ait Ali、Larbi El Firdoussi、Soufiane El Houssame
    DOI:10.1002/aoc.5917
    日期:2020.11
    Various ratios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natural phosphate (Pd@NP)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XRD, CV, SEM, EDX, XRF, TEM and BET analysis. The redu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afford a crystallite size of 10.88 n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in
    使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比例负载在介孔天然磷酸盐(Pd @ NP)上的钯纳米粒子。通过IR,XRD,CV,SEM,EDX,XRF,TEM和BET分析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钯纳米颗粒的还原和制备提供了10.88nm的微晶尺寸。在以雪松油为模型底物的α-,β-和γ-喜马al林混合物的无溶剂脱氢芳构化过程中,研究了合成催化剂的性能。为了实现有效和选择性的催化,研究了各种萜烯如柠檬烯,柠檬烯酮,香芹酮,香芹酚和紫苏醇的催化脱氢芳构化。Pd @ NP催化剂在萜烯脱氢芳构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可回收性。
  • Sesquiterpene Synthases from Grand Fir (Abies grandis)
    作者:Christopher L. Steele、John Crock、Jörg Bohlmann、Rodney Croteau
    DOI:10.1074/jbc.273.4.2078
    日期:1998.1
    Grand fir (Abies grandis)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model system for the study of oleoresin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stem wounding and insect attack. The turpentine fraction of the oleoresin was shown to contain at least 38 sesquiterpenes that represent 12.5% of the turpentine, with the monoterpenes comprising the remainder. Assays of cell-free extracts from grand fir stem with farnesyl diphosphate
    大杉树(Abies grandis)已被开发为模型系统,用于研究油菜籽素对茎部受伤和昆虫攻击的反应。已显示,油树脂的松节油级分包含至少38个倍半萜烯,占松节油的12.5%,单萜烯占其余部分。对大杉树茎中无细胞提取物的测定(以法呢基二磷酸为底物)表明,组成型倍半萜烯合酶产生的油品树脂中的倍半萜烯含量相同,并且由于受伤,仅合成了两种新产物,δ-cadinene和(E )-alpha-bisabolene。基于相似性的克隆策略从干cDNA文库中产生了两个新的cDNA物种,当它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随后分析了基因产物时,产生了大量的倍半萜烯产品。基于所形成的主要产物,编码的酶被称为δ-selinene合酶和γ-humulene合酶。然而,每种酶合成三种主要产物,分别产生34和52个总倍半萜,因此占了油树脂的许多倍半萜。推导的δ-selinene合酶cDNA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编码了581个残基的蛋白质(67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