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dimethyl-9,9-diphenylacridan | 92638-8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dimethyl-9,9-diphenylacridan
英文别名
2,7-dimethyl-9,9-diphenyl-10H-acridine
2,7-dimethyl-9,9-diphenylacridan化学式
CAS
92638-87-4
化学式
C27H23N
mdl
——
分子量
361.486
InChiKey
IGOGLLKLXYLDM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0.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2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dimethyl-9,9-diphenylacridan正丁基锂sodium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37.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吖啶烷的 PNP 配体支持的低价羰基镍物质对碘烷烃的反应活性
    摘要:
    已合成具有 Ni( I ) 和 Ni(0) 的单羰基镍物质,并通过使用具有 -C(Ph) 2 - 桥部分连接两个芳环的acri PNP-Ph 钳配体进行了充分表征。为了了解桥部分的作用,将这些配合物与之前研究的由 PNP 和acri PNP-Me 配体支持的镍配合物进行了结构比较,并特别研究了羰基镍物质的甲基化。由于 Ni( I )–CO 物种已知是 C–C 偶联反应生成乙酰基物种的关键中间体之一,根据乙酰辅酶 A 合酶 (ACS) 的顺磁机制,它们对 MeI 的反应性被检查。当同时使用acri PNP-Me 和acri PNP-Ph 配体时,镍 ( I )-CO 物质的甲基化显示增强的 C-C 偶联。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自旋密度分析,所有Ni( I )-CO物种在镍和CO的碳原子处表现出相似的自旋密度。X射线晶体学数据表明相应的选择性可能与空间影响有关。对于 ( acri PNP-Ph)Ni–CO
    DOI:
    10.1039/d4dt01022a
  • 作为产物:
    描述:
    硫酸 作用下, 生成 2,7-dimethyl-9,9-diphenylacridan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吖啶烷的 PNP 配体支持的低价羰基镍物质对碘烷烃的反应活性
    摘要:
    已合成具有 Ni( I ) 和 Ni(0) 的单羰基镍物质,并通过使用具有 -C(Ph) 2 - 桥部分连接两个芳环的acri PNP-Ph 钳配体进行了充分表征。为了了解桥部分的作用,将这些配合物与之前研究的由 PNP 和acri PNP-Me 配体支持的镍配合物进行了结构比较,并特别研究了羰基镍物质的甲基化。由于 Ni( I )–CO 物种已知是 C–C 偶联反应生成乙酰基物种的关键中间体之一,根据乙酰辅酶 A 合酶 (ACS) 的顺磁机制,它们对 MeI 的反应性被检查。当同时使用acri PNP-Me 和acri PNP-Ph 配体时,镍 ( I )-CO 物质的甲基化显示增强的 C-C 偶联。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自旋密度分析,所有Ni( I )-CO物种在镍和CO的碳原子处表现出相似的自旋密度。X射线晶体学数据表明相应的选择性可能与空间影响有关。对于 ( acri PNP-Ph)Ni–CO
    DOI:
    10.1039/d4dt0102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ersatile Direct Cyclization Constructs Spiro‐acridan Derivatives for Highly Efficient TADF emitters
    作者:He Liu、Zhiwen Liu、Ganggang Li、Huaina Huang、Changjiang Zhou、Zhiming Wang、Chuluo Yang
    DOI:10.1002/anie.202103187
    日期:2021.5.25
    provide a wide possibility to assemble efficient TADF emitters. As an example, D2T‐TR with high photoluminescent quantum yield and proper TADF character is applied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which achieves a maximum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QE) of 27.1 %. This work shows us a bright inspiration on developing excellent 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an effective tool to realize it
    螺ac啶(SpA)衍生物在制备有效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发射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是,传统的合成路线成本高昂且费时。合成SpA的简单程序的开发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紧迫追求中。在这一贡献中,我们提出了在二芳基胺和酮之间构建SpAs的可行的酸催化无溶剂无金属环化反应。如此构造的部分提供了组装高效TADF发射器的广泛可能性。例如,具有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适当TADF特性的D2T-TR被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为27.1%。
  • 一种含有9,9’-二苯基-吖啶单元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796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9,9’‑二苯基‑吖啶单元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其单线态与三线态能级差小于或等于300meV,有利于提高三线态激子向单线态激子的反向间隙窜越概率;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在保持较低的单线态与三线态能级差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S1至S0电子跃迁阵子强度,使得本发明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光辐射跃迁速率,有利于提高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
  • High-Performance Dibenzoheteraborin-Bas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Emitters: Molecular Architectonics for Concurrently Achieving Narrowband Emission and Efficient Triplet-Singlet Spin Conversion
    作者:In Seob Park、Kyohei Matsuo、Naoya Aizawa、Takuma Yasuda
    DOI:10.1002/adfm.201802031
    日期:2018.8
    strategy of TADF emitters is established to fulfill these requirements. Here, an epoch‐making design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producing high‐performance TADF emitters that concurrently exhibiting high ΦPL values close to 100%, narrow emission bandwidths, and short emission lifetimes of ≈1 µs, with a fast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rate of over 106 s−1. A new family of TADF emitters based on dibenzoheteraborins
    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三代发射器,有望取代传统的荧光和磷光材料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能够完全收集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发态用于发光。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 PL),窄带发射(或高色纯度),和短延迟荧光寿命都强烈期望在实际应用中。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合理的TADF发射器设计策略来满足这些要求。在这里,一个划时代的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高性能TADF发射器并发地呈现高Φ PL值接近100%,发射带宽窄,发射寿命短约≈1 µs,系统间反向反向快速穿越速率超过10 6 s -1。引入了一个新的基于二苯并杂硼酸酯的TADF发射体系列,它使掺杂和未掺杂的TADF-OLED都能实现显着高的外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超过20%,并且在实用的高亮度下效率可以忽略不计。本文报道了这些基于二苯并杂丁香的TADF发射器的系统光物理和理论研究以及器件评估。
  • 一种螺环取代吖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深圳大学
    公开号:CN11312144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环取代吖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螺环取代吖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1)化合物和式(2)化合物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5)化合物;或,将式(1)化合物和式(3)化合物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6)化合物;或,将式(1)化合物和式(4)化合物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将二芳胺类化合物与芳基酮类化合物在酸催化剂下一步成环,高产率制备一系列螺取代吖啶及其衍生物,解决了目前合成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缺陷。
  • [EN] MATERIAL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br/>[FR] MATÉRIAUX POUR DISPOSITIFS ÉLECTROLUMINESCENTS ORGANIQUES
    申请人:MERCK PATENT GMBH
    公开号:WO2020208051A1
    公开(公告)日:2020-10-15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1) which are suitable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in particula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to electronic devices which comprise these compounds.
    本发明涉及公式(1)的化合物,适用于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且涉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电子器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