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0,20-ethanediyldioxy-4,4-dimethyl-pregn-5-en-3-one | 102291-0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0,20-ethanediyldioxy-4,4-dimethyl-pregn-5-en-3-one
英文别名
20,20-Aethandiyldioxy-4,4-dimethyl-pregn-5-en-3-on;(8S,9S,10R,13S,14S,17S)-4,4,10,13-tetramethyl-17-(2-methyl-1,3-dioxolan-2-yl)-2,7,8,9,11,12,14,15,16,17-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3-one
20,20-ethanediyldioxy-4,4-dimethyl-pregn-5-en-3-one化学式
CAS
102291-09-8
化学式
C25H38O3
mdl
——
分子量
386.575
InChiKey
WDCUHMWYABUBIT-DTJKUYO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3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0,20-ethanediyldioxy-4,4-dimethyl-pregn-5-en-3-one盐酸potassium tert-butylate氧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8.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生物评价的两个系列的新型A环熔融甾体吡嗪类作为潜在的抗癌药。
    摘要:
    背景:越来越多的杂环系统被引入类固醇核,以显着增强类固醇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尽管认为吡嗪基对于临床相关药物和天然类固醇二聚体的有效抗癌活性至关重要,但在这项研究中,很少有文献记载描述吡嗪杂环缩合至类固醇单体A环的文献。方法和结果:设计了两个系列的新型A环稠合甾体吡嗪,并通过关键的α-酮烯醇中间体从市售黄体酮中高效合成。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对三种肿瘤细胞的36种衍生物的细胞毒性测定,与5-氟尿嘧啶相比,有14种化合物显示出显着的抗增殖活性,特别是在体外用于人前列腺肿瘤细胞(PC-3)。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最高的化合物12n(IC50,0.93μM; SI,28.71)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PC-3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2 / M期。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12n很好地适合了细胞色素P450 17A1(6CIZ)的活性位点。结论:12n可能是开发新型抗癌药物的有前途的先导化合
    DOI:
    10.3390/ijms2105166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dams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56, p. 4490,449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癌应用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开号:CN110903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癌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通过Boc氨基保护、成酰胺、脱Boc反应得到氨基酸分子片段3a‑o;通过黄体酮C‑20羰基保护、A环C‑4位双甲基引入、C‑2氧化,合成含2,3‑邻二羰基的中间物6;最后利用氨基酸片段的二氨基与甾体A环邻二羰基构建吡嗪环,得到目标分子。本发明提供的黄体酮骈吡嗪酰胺化合物对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均具抑制活性,尤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活性更为显著。
  • Adams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56, p. 4490,4493
    作者:Adams et al.
    DOI:——
    日期:——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wo Series of Novel A-Ring Fused Steroidal Pyrazin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作者:Shijun Wang、Xiaorong Yuan、Hao Qian、Na Li、Junru Wang
    DOI:10.3390/ijms21051665
    日期:——
    literature precedents describing the pyrazine heterocyclic-condensed modification to an A-ring of steroid monomers were found, although the pyrazine group is thought to be essential for the potent anticancer activity of clinically relevant drugs and natural steroid dimers. Methods and Results: Two series of novel A-ring fused steroidal pyrazines were designed and efficiently synthesized from commercially
    背景:越来越多的杂环系统被引入类固醇核,以显着增强类固醇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尽管认为吡嗪基对于临床相关药物和天然类固醇二聚体的有效抗癌活性至关重要,但在这项研究中,很少有文献记载描述吡嗪杂环缩合至类固醇单体A环的文献。方法和结果:设计了两个系列的新型A环稠合甾体吡嗪,并通过关键的α-酮烯醇中间体从市售黄体酮中高效合成。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对三种肿瘤细胞的36种衍生物的细胞毒性测定,与5-氟尿嘧啶相比,有14种化合物显示出显着的抗增殖活性,特别是在体外用于人前列腺肿瘤细胞(PC-3)。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最高的化合物12n(IC50,0.93μM; SI,28.71)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PC-3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2 / M期。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12n很好地适合了细胞色素P450 17A1(6CIZ)的活性位点。结论:12n可能是开发新型抗癌药物的有前途的先导化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