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R,3S,4S,5S,6S)-3-azido-6-(benzyloxy)-tetrahydro-4,5-dihydroxy-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 | 1002754-0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R,3S,4S,5S,6S)-3-azido-6-(benzyloxy)-tetrahydro-4,5-dihydroxy-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3-[(2R,3S,4S,5S,6S)-3-azido-4,5-dihydroxy-6-phenylmethoxyox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
3-((2R,3S,4S,5S,6S)-3-azido-6-(benzyloxy)-tetrahydro-4,5-dihydroxy-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1002754-00-8
化学式
C16H23N3O7S
mdl
——
分子量
401.441
InChiKey
HDUADCSFKLBJAH-OWYFMNJ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R,3S,4S,5S,6S)-3-azido-6-(benzyloxy)-tetrahydro-4,5-dihydroxy-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palladium dihydroxide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689.49 kPa 条件下, 反应 72.0h, 以86%的产率得到八倾吲嗪三醇
    参考文献:
    名称:
    d-、l-和 8-epi-d-苦马豆素的从头不对称合成
    摘要:
    从非手性呋喃和 γ-丁内酯开发了一种高度对映选择性和立体控制的方法来制备 d-、l- 和 8-表-d-苦马豆素。叠氮化物和苄基醚的一锅氢解,然后进行分子内还原胺化,已被用作建立吲哚里西啶环体系的关键步骤。通过 Noyori 还原建立绝对立体化学,通过使用几种高度非对映选择性钯催化糖基化、Luche 还原、二羟基化和钯催化叠氮烯丙基化反应建立相对立体化学。这种实用方法通过 13 个步骤提供了数克量的吲哚里西啶天然产物 d-苦马豆素,总产率为 25%。
    DOI:
    10.1016/j.tet.2007.10.109
  • 作为产物:
    描述:
    3-((2R,3S,6S)-3-azido-6-(benzyloxy)-3,6-dihydro-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四氧化锇N-甲基吗啉氧化物 作用下, 以 丙酮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3%的产率得到3-((2R,3S,4S,5S,6S)-3-azido-6-(benzyloxy)-tetrahydro-4,5-dihydroxy-2H-pyran-2-yl)propyl 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d-、l-和 8-epi-d-苦马豆素的从头不对称合成
    摘要:
    从非手性呋喃和 γ-丁内酯开发了一种高度对映选择性和立体控制的方法来制备 d-、l- 和 8-表-d-苦马豆素。叠氮化物和苄基醚的一锅氢解,然后进行分子内还原胺化,已被用作建立吲哚里西啶环体系的关键步骤。通过 Noyori 还原建立绝对立体化学,通过使用几种高度非对映选择性钯催化糖基化、Luche 还原、二羟基化和钯催化叠氮烯丙基化反应建立相对立体化学。这种实用方法通过 13 个步骤提供了数克量的吲哚里西啶天然产物 d-苦马豆素,总产率为 25%。
    DOI:
    10.1016/j.tet.2007.10.1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 Novo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cp>d</scp>- and <scp>l</scp>-Swainsonine
    作者:Haibing Guo、George A. O'Doherty
    DOI:10.1021/ol0602811
    日期:2006.4.1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es of both enantiomers of the indolizidine natural product swainsonine have been achieved in 13 steps from furan. The indolizidine ring system is installed by a one-pot hydrogenolysis of both an azide and an O-Bn group along with an intramolecular reductive amination reaction. The asymmetry of swainsonine was introduced by Noyori reduction of an acylfuran. This route relies upon an Achmatowicz rearrangement, a diastereoselective palladium-catalyzed glycosylation, Luche reduction, and a dihydroxylation reac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