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砜霉素是一种氯霉素类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阳性菌强。常温下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晶体,口服能迅速完全吸收,代谢方面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泌尿、肝胆、伤寒等肠道外科、妇产科和五官科感染等症,特别对中轻度感染作用尤其明显。化学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其甲砜基取代了氯霉素的硝基,因而毒性降低,体内抗菌作用比氯霉素强2.5-5倍。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类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很强,并且对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类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及流感杆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对厌氧杆菌族、立克次体、阿米巴原虫等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氯霉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该药口服吸收快,在2小时内血浓度可达最高峰,半衰期为5小时,比氯霉素持久。细菌对本品与氯霉素之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对本品与四环素类药物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甲砜霉素还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优良的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与其他免疫抑制剂不同,免疫抑制作用较氯霉素高数倍。适用于移植及外科异体同种移植有效的延长剂。
国内生产的甲砜霉素肠溶片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肠道感染。主要生产厂家为江西新赣江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5~3g,分3~4次;儿童按体重一日25~50mg/Kg,分4次服。
甲砜霉素为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巴氏杆菌、布氏杆菌、痢疾杆菌等作用较强;革兰氏阳性菌中如炭疽杆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和放线菌对其亦较敏感,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对钩端螺旋体、某些霉形体、部分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也有作用。
甲砜霉素与氯霉素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与四环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生物活性:Thiamphenicol(替米考星)是一种抗菌抗生素,是Chloramphenicol的甲磺酰基类似物。
体外研究:替米考星对所有病原菌均表现出显著的后抗生素效应 (PAE) (0.33至2.9小时),对抗β-内酰胺酶阳性和阴性流感嗜血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其MIC值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0 mg/L,肺炎链球菌:15 mg/L,流感嗜血杆菌:6 mg/L。替米考星表现出对难治多重耐药病原体的良好体外活性。
体内研究:替米考星(30 mg/kg)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在Mulard鸭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显示,在静脉注射后,替米考星的平均停留时间是2.83小时,一般半衰期为1.96小时,清除率是0.04 L/hr/kg。口服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与静脉给药非常相似。替米考星表现出快速吸收和大于70%的生物利用度。
化学性质:白色到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晶体;熔点(℃)178-180(混旋),164-166(右旋)。用途: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泌尿、肝胆、伤寒等肠道外科、妇产科和五官科感染,特别对中轻度感染作用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