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enzyloxy)-3-(N-methylcarboxamido)quinoline | 911108-9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enzyloxy)-3-(N-methylcarboxamido)quinoline
英文别名
N-methyl-5-phenylmethoxyquinoline-3-carboxamide
5-(benzyloxy)-3-(N-methylcarboxamido)quinoline化学式
CAS
911108-95-7
化学式
C18H16N2O2
mdl
——
分子量
292.337
InChiKey
IKZYTUDZZMKEH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5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enzyloxy)-3-(N-methylcarboxamido)quinoline 在 5% Pd(II)/C(eggshell)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以95%的产率得到5-hydroxy-N-methylquinoline-3-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生物可氧化前药”策略合理设计中枢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摘要:
    这项工作涉及开发新的中央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生物可氧化前药”策略的设计。预期该前药方法会降低外周抗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导致目前市售的各种副作用疼痛抑制剂。这些新的设计疼痛 抑制剂 喹啉 系列大致基于的循环类似物 利凡斯的明。前药的关键活化步骤涉及N-烷基-1,4-二氢喹啉1氧化为相应的喹啉鎓盐2,从而掩盖了与酶的催化阴离子位点结合所需的正电荷。介绍了一组1,4-二氢喹啉1及其相应的喹啉鎓盐2的合成。的体外生物学评价显示,虽然所有的还原形式1无法表现出任何抗胆碱酯酶活性(IC 50 > 10 6 nm)时,大部分的喹啉盐的2显示高疼痛抑制活性(IC 50为6μM至7 nM)。这些初步的体外试验验证了这些环状类似物的使用。利凡斯的明喹啉系列的药物作为进一步在体内开发这种“生物可氧化前药”方法的诱人化学工具。
    DOI:
    10.1039/b903041g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胺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49 mg的产率得到5-(benzyloxy)-3-(N-methylcarboxamid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生物可氧化前药”策略合理设计中枢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摘要:
    这项工作涉及开发新的中央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生物可氧化前药”策略的设计。预期该前药方法会降低外周抗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导致目前市售的各种副作用疼痛抑制剂。这些新的设计疼痛 抑制剂 喹啉 系列大致基于的循环类似物 利凡斯的明。前药的关键活化步骤涉及N-烷基-1,4-二氢喹啉1氧化为相应的喹啉鎓盐2,从而掩盖了与酶的催化阴离子位点结合所需的正电荷。介绍了一组1,4-二氢喹啉1及其相应的喹啉鎓盐2的合成。的体外生物学评价显示,虽然所有的还原形式1无法表现出任何抗胆碱酯酶活性(IC 50 > 10 6 nm)时,大部分的喹啉盐的2显示高疼痛抑制活性(IC 50为6μM至7 nM)。这些初步的体外试验验证了这些环状类似物的使用。利凡斯的明喹啉系列的药物作为进一步在体内开发这种“生物可氧化前药”方法的诱人化学工具。
    DOI:
    10.1039/b903041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WO2006/103120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Rational design of central selective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by means of a “bio-oxidisable prodrug” strategy
    作者:Pierre Bohn、Nicolas Le Fur、Guillaume Hagues、Jean Costentin、Nicolas Torquet、Cyril Papamicaël、Francis Marsais、Vincent Levacher
    DOI:10.1039/b903041g
    日期:——
    oxidation of an N-alkyl-1,4-dihydroquinoline 1 to the corresponding quinolinium salt 2 unmasking the positive charge required for binding to the catalytic anionic site of the enzyme. The synthesis of a set of 1,4-dihydroquinolines 1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quinolinium salts 2 is presented. An in vitro biological evaluation revealed that while all reduced forms 1 were unable to exhibit any anticholinesterase
    这项工作涉及开发新的中央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生物可氧化前药”策略的设计。预期该前药方法会降低外周抗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导致目前市售的各种副作用疼痛抑制剂。这些新的设计疼痛 抑制剂 喹啉 系列大致基于的循环类似物 利凡斯的明。前药的关键活化步骤涉及N-烷基-1,4-二氢喹啉1氧化为相应的喹啉鎓盐2,从而掩盖了与酶的催化阴离子位点结合所需的正电荷。介绍了一组1,4-二氢喹啉1及其相应的喹啉鎓盐2的合成。的体外生物学评价显示,虽然所有的还原形式1无法表现出任何抗胆碱酯酶活性(IC 50 > 10 6 nm)时,大部分的喹啉盐的2显示高疼痛抑制活性(IC 50为6μM至7 nM)。这些初步的体外试验验证了这些环状类似物的使用。利凡斯的明喹啉系列的药物作为进一步在体内开发这种“生物可氧化前药”方法的诱人化学工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