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是从链霉菌中提取的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具有遗传毒性和抗肿瘤性,是普遍认可的DNA损伤抑制剂。它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在激活后可起到DNA烷化剂的作用,通过使细胞的DNA解聚、选择性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周期药物,抗肿瘤谱广且作用迅速,但治疗指数不高,毒性较大。临床主要用于消化道癌症如胃癌、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疗效较好。对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和绒毛膜上皮癌等也有一定效果。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和癌性胸腹腔积液。此外,丝裂霉素C也是一种化学诱变剂,能够导致DNA突变;藏红花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及氨基甲酸乙酯等抗癌药产生的生殖毒性,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无关。因此,未来藏红花与其他抗癌药联合使用有望减少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化学性质丝裂霉素C为蓝紫色有光泽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固体稳定但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易失活。熔点高于360℃;在甲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16nm、360nm和560nm,在水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约为365nm±2nm。该品溶于水、甲醇、丙酮及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苯、乙醚和四氯化碳,不溶于石油醚。其剧毒,大鼠口服LD50为14mg/kg。研究表明本品对实验动物有潜在致癌作用。
用途丝裂霉素C用作细胞分裂抑制剂、核酸抑制剂及噬菌体诱导剂;临床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它对抗瘤谱较广,尤其在胃癌和乳腺癌中效果显著。此外,对肺癌、肝癌、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网状细胞肉瘤、子宫癌、白血病、肠道癌和胰腺癌等也有一定疗效,但缓解期相对较短。与尿激酶合用可提高疗效;其作用迅速,但由于治疗指数低且毒性较大,需谨慎使用。
生产方法丝裂霉素C通过发酵方法生产,自放线菌(Strepto-myces caespitosus)培养液中可提取出丝裂霉素A、B、C。我国从自行分离的放线菌H2760菌株中提取,并称为自力霉素,与国外报道的丝裂霉素C相同。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剧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LD50: 3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 23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及雾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