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sitylcopper(I) | 75732-0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sitylcopper(I)
英文别名
mesitylcopper;copper(I) mesityl;CuMes;[CuMes]n;MesCu
mesitylcopper(I)化学式
CAS
75732-01-3
化学式
C9H11Cu
mdl
——
分子量
182.732
InChiKey
BBUKMFLZOHNUQ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4-191°C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64,P271,P280,P302+P352,P304+P340+P312,P305+P351+P338,P332+P313,P337+P313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aa214990ff89b1e715533f8f16bd356d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Mesitylcopper(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9H11Cu
分子式
: 182.7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sitylcopper(I)
-
CAS 号 75732-01-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系统性铜中毒症状包括:毛细血管损伤、头痛、冷汗、脉搏微弱、肝肾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制、黄
疸、抽搐、麻痹和昏迷。休克和肾衰会导致死亡。慢性铜中毒包括肝硬化、脑损伤和脱髓鞘、肾损害;铜沉积
在角膜引起人威尔逊病。还有报道铜毒性导致血红蛋白贫血和加剧动脉硬化。, 呕吐, 贫血, 痉挛, 昏迷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铜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对空气敏感。 充气操作和储存 对光线敏感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颜色: 橙黄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84 - 191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系统性铜中毒症状包括:毛细血管损伤、头痛、冷汗、脉搏微弱、肝肾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制、黄
疸、抽搐、麻痹和昏迷。休克和肾衰会导致死亡。慢性铜中毒包括肝硬化、脑损伤和脱髓鞘、肾损害;铜沉积
在角膜引起人威尔逊病。还有报道铜毒性导致血红蛋白贫血和加剧动脉硬化。, 呕吐, 贫血, 痉挛, 昏迷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sitylcopper(I)三溴化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2%的产率得到trimesitylars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卤化砷(III)(AsX3; X = Br,I)对C3对称单齿砷配体构建的基础研究。
    摘要:
    砷配体在配位化学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卤化砷(III)是制备单齿砷配体的最重要原料。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优化了卤化砷(III)(AsX 3; X = Br,I)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例如对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和对亲核试剂的反应性。此外,用获得的AsX 3制备了多种单齿砷配体。最后,将所获得的单齿砷配体用于与卟啉的反应体系中的无铜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结果表明,单齿砷配体比三苯基膦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砷和磷原子之间的孤对电子特性不同。
    DOI:
    10.1021/acs.inorgchem.0c00598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1,3,5-三甲基苯copper(l) chloride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mesitylcopper(I)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的双核β-二酮络合物†
    摘要:
    在存在和不存在单膦酸和二膦的情况下,一系列双核双(β-二酮化)前配体与异丁基铜的反应使得可以分离出一系列新的双铜(I)配合物。研究了在β-二酮化单元之间包含反式-1,2-环己基(1),2,6-吡啶基(2)和2,2'-氧二芳基(3)的间隔基。分离三种新的铜(I)膦配合物[1·Cu 2(PPh 3)2 ],[2·Cu 2(PPh 3)2 ]和[3·Cu 2(PPh 3)2 ]被报告。尽管这些化合物在固态下显示出5.4–7.9Å的大Cu-Cu分离,但溶液数据与构象自由度高度一致。将单膦修饰为二膦DPPE,可以分离出新颖的11元双金属大环[2·Cu 2(DPPE)],该双环同时包含双核氮基配体和螯合二膦。尽管该系列乙腈加合物也可以原位生成,但在强迫条件下,2,6-吡啶基桥联配体与异丁基铜反应导致形成[2·Cu 2 ] 2。。这后一种是复杂的亚铜的二聚体(我)单元,其中所述双(β-二亚胺基)配体结合现在4铜(我通过不仅)中心的预期κ
    DOI:
    10.1039/c6dt04246e
  • 作为试剂:
    描述:
    苯戊酮苯乙烯 、 1,2-bis[2,5-diphenylphospholan-1-yl]ethane 、 乙基溴化镁mesitylcopper(I)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39.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选择性Cu-H-催化的Si-O偶联反应对叔丙醛醇的动力学拆分
    摘要:
    通过催化剂控制的对映选择性甲硅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拆分了多种叔炔丙基醇。这种非酶动力学拆分是由Cu-H物种催化的,并利用了市售的预催化剂MesCu /(R,R)-Ph-BPE和简单的氢硅烷作为拆分试剂。两个烷基,芳基-以及二烷基取代的炔丙醇参与,并且当所述炔末端携带TIPS基团,其还能够在该位置容易后官能化(得以实现特别高的选择性因素š高达207)。
    DOI:
    10.1002/anie.2018132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convergent Alkylations of Amines by Alkyl Electrophiles: Copper-Catalyzed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s of Racemic α-Halolactams by Indoles
    作者:Agnieszka Bartoszewicz、Carson D. Matier、Gregory C. Fu
    DOI:10.1021/jacs.9b07875
    日期:2019.9.18
    classic SN2 reaction of an amine with an alkyl electrophile, both with respect to reactivity and to enantioselectivity.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user-friendly method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talyst components) for the enantioconvergent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racemic secondary alkyl halides (α-iodolactams) by indoles. Mechanistic studies are
    过渡金属催化有可能解决胺与烷基亲电试剂的经典 SN2 反应在反应性和对映选择性方面的缺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用户友好的方法(在室温下反应,与市售的催化剂组分)的开发,用于由吲哚对外消旋仲烷基卤化物(α-碘内酰胺)的对映聚合亲核取代。机理研究与铜 (I)-吲哚基复合物的形成一致,该复合物与亲电子试剂的两种对映异构体以不同的速率反应,它们在反应条件下相互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这项研究补充了早期光诱导对映会聚 N-烷基化的工作,
  • Copper(I) Diphosphine Bifluoride Complexes as Efficient Preactivated Catalysts for Nucleophilic Addition on Unsaturated Functional Groups
    作者:Corentin Rasson、Olivier Riant
    DOI:10.1021/acs.oprd.9b00443
    日期:2020.5.15
    Herein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a family of copper(I) diphosphine bifluoride complexes, their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ir use as efficient preactivated catalysts for nucleophilic copper addition of pronucleophiles on unsaturations. Their use as mechanistic probes is also highlighted b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copper deuterides.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铜(I)二氟化氢二膦铜配合物家族的合成,其表征以及它们在不饱和基团上亲核体亲核铜加成的有效预活化催化剂中的用途。通过鉴定两种铜氘化物也突出了它们作为机械探针的用途。
  •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Alkylation of Amides with Unactivated Secondary Alkyl Halides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Hien-Quang Do、Shoshana Bachman、Alex C. Bissember、Jonas C. Peters、Gregory C. Fu
    DOI:10.1021/ja4126609
    日期:2014.2.5
    The development of a mild and general method for the alkylation of amides with relatively unreactive alkyl halides (i.e., poor substrates for SN2 reactions) is an ongoing challenge in organic synthesis. We describe herein a versatile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pproach: in particular, a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monoalkylation of primary amides. A broad array of alkyl and aryl amides (as well as
    开发一种温和而通用的方法,用相对不活泼的卤代烷(即 SN2 反应的不良底物)对酰胺进行烷基化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持续挑战。我们在此描述了一种通用的过渡金属催化方法:特别是光诱导、铜催化的伯酰胺单烷基化。一系列广泛的烷基和芳基酰胺(以及内酰胺和 2-恶唑烷酮)与未活化的仲(和受阻伯)烷基溴和碘结合使用一组相对简单和温和的条件:廉价的 CuI 作为催化剂,无需单独添加配体,并在室温下形成 CN 键。该方法与多种官能团兼容,例如烯烃、氨基甲酸酯、噻吩和吡啶,并已应用于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合成。一系列机械观察,包括反应性和立体化学研究,与耦合途径一致,包括铜-酰胺络合物的光激发,然后是电子转移以形成烷基。
  • Enantioconvergent Cu-Catalyzed Radical C–N Coupling of Racemic Secondary Alkyl Halides to Access α-Chiral Primary Amines
    作者:Yu-Feng Zhang、Xiao-Yang Dong、Jiang-Tao Cheng、Ning-Yuan Yang、Li-Lei Wang、Fu-Li Wang、Cheng Luan、Juan Liu、Zhong-Liang Li、Qiang-Shuai Gu、Xin-Yuan Liu
    DOI:10.1021/jacs.1c07726
    日期:2021.9.22
    α-Chiral alkyl primary amines are virtually universal synthetic precursors for all other α-chiral N-containing compounds ubiquitous 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and material sciences. The enantioselective amination of common alkyl halides with ammonia is appealing for potential rapid access to α-chiral primary amines, but has hitherto remained rare due to the multifaceted difficulties in using ammonia
    α-手性烷基伯胺实际上是生物、制药和材料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所有其他α-手性含氮化合物的通用合成前体。普通烷基卤与氨的对映选择性胺化对于快速获得 α-手性伯胺很有吸引力,但由于使用氨的多方面困难和不发达的 C(sp 3 )-N 偶联,迄今为止仍然很少见。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亚砜亚胺作为优异的氨替代物,用于在温和的热条件下通过铜催化与不同的外消旋仲烷基卤化物(> 60 个例子)对映聚合自由基 C-N 偶联。该反应有效地提供了高度对映体富集的N-烷基亚砜亚胺(产率高达 99% 和 >99% ee),具有仲苄基、炔丙基、α-羰基烷基和 α-氰基烷基立体中心。此外,我们已将由此获得的掩蔽 α-手性伯胺转化为各种合成结构单元、配体和具有 α-手性 N-官能团的药物,如氨基甲酸酯、羧酰胺、仲和叔胺和恶唑啉,常见的α-取代模式。这些结果揭示了对映会聚自由基交叉偶联作为一般手性碳-杂原子形成策略的潜力。
  • Making Copper(0) Nanoparticles in Glycerol: A Straightforward Synthesis for a Multipurpose Catalyst
    作者:Trung Dang-Bao、Christian Pradel、Isabelle Favier、Montserrat Gómez
    DOI:10.1002/adsc.201700535
    日期:2017.8.17
    coordination complex di‐μ‐hydroxobis[(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copper(II)] chloride [Cu(κ2‐N,N‐TMEDA)(μ‐OH)]2Cl2} have been highly efficient in C–C and C–heteroatom bond formation processes. This new catalytic system has proved its performance in C–N couplings and in the synthesis of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propargylic amines through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s,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such
    从甘油中的Cu(I)和Cu(II)前体直接制备了零价铜小纳米颗粒(CuNPs),并且存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稳定剂。由于溶剂的蒸气压可忽略不计,这些原始的纳米系统在甘油以及固态下都可以直接表征,甚至在催化后也表现出相对均匀的胶态分散体。CuNPs从该明确定义的配位配合物的二μ-hydroxobis未来[(N,N,N',N'四甲基乙二胺)铜(II)]氯化物[铜(κ 2 - N,N- -TMEDA)(μ- OH)] 2 Cl 2}在C–C和C–杂原子键的形成过程中非常有效。这种新的催化体系已证明其在C–N偶联中以及通过交叉脱氢偶联,多组分反应(如A 3(醛炔炔)和KA 2)合成不同取代的炔丙基胺的性能。(酮-炔-胺)偶联,以及在光滑条件下形成杂环,如苯并呋喃,吲哚嗪和喹啉。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从催化相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中未检测到大量铜,证明了将铜纳米颗粒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