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chloro-6-(2,3-dimethylanilino)pyrimidin-2-yl]acetic acid | 50892-2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chloro-6-(2,3-dimethylanilino)pyrimidin-2-yl]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
2-[4-chloro-6-(2,3-dimethylanilino)pyrimidin-2-yl]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50892-23-4
化学式
C14H14ClN3O2
mdl
——
分子量
291.737
InChiKey
JGWCMSNQSURAB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5°C
  • 沸点:
    514.4±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984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溶于DMSO(高达40m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2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75.11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22,R45,R36/37/38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AG2915000
  • 海关编码:
    29335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f7fdb356a56c468f6bfaf194bda5a899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产品描述

匹立尼酸(pirinixic acid)是PPARα的人工合成配体,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调控NF-κB的激活。研究表明,NF-κB的激活与高表达是导致肝脏冷保存损伤的关键因素。

生物活性

WY 14643(匹立尼酸,NSC 310038)是一种有效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和PPARα激活剂,EC50为1.5 μM。

目标
PPARα 1.5 μM (EC50)
体外研究

WY 14643(10 μM)作用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几乎完全抑制IL-1诱导的IL-6和前列腺素产生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当使用WY 14643(250 μM)处理人类内皮细胞时,在TNF-α刺激下显著降低了VCAM-1的表达水平,减少了约52%。通过预先使用WY 14643(10 μM)处理内皮细胞再用TNF-α刺激后,可以降低U937细胞粘附率50%。

体内研究

对大鼠进行WY 14643(1 mg/kg静脉注射)预处理30分钟后,在左前降支闭塞、局部心肌缺血25分钟和再灌注2小时后,梗死面积显著减少约44%。在高脂喂养的大鼠中使用WY 14643(3 mg/kg)处理后,可降低血浆中的葡萄糖、甘油三酯水平(-16% vs 未处理组)、Leptin (-52%)、肌肉中甘油三酯和总的长链酰基辅酶A (LCACoAs) 水平 (-41%)。WY 14643显著降低了内脏脂肪重量以及肝脏中的总甘油三酯含量,且未增加体重。此外,它还增强了整个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提高了红色(47%)、白色(63%)肌肉和白色脂肪组织(90%)中胰岛素介导的肌肉葡萄糖代谢指数 (Rg'),并降低了肌肉中的甘油三酯和LCACoA累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