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培南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呼吸道和泌尿道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特点是C3位侧链为噻唑基取代的氮杂环丁烷基团,并通过在C2位羧酸形成匹伏酯前药,提高了口服吸收性。替比培南最初由惠氏在日本进行研发,在2009年4月获得批准。
作用机制替比培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各种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结合能力强,从而起到杀菌效果。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PBP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它是首个用于治疗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药物,并且是第一个口服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产品特点 药物特性替比培南是一种专门为儿童开发的口服碳青霉烯抗生素,也是日本第一个以液体形式供儿童使用的此类药物。这种药物通过改进活性物质tevipenem来提高口服吸收性,并达到与注射剂相同的效果。
抗菌谱和安全性碳青霉烯系列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和厌氧细菌均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此外,它对抗许多耐药细菌非常有效,如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和耐氨苄青霉素的流感嗜血杆菌。替比培南副作用较少,对过敏反应的敏感性较低。
适应症与应用 药物使用替比培南细粒剂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并授权给惠氏立达公司进行原研开发和生产。该产品已于2009年4月在日本获得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儿科患者的耳鼻喉及上呼吸道感染。
用药冲突服用癫痫药物丙戊酸的人不应使用替比培南,因为同时使用可能降低丙戊酸的血液水平,导致癫痫发作复发。
市场前景与临床应用 市场潜力培南类药物的研发非常热门。一方面,它们的应用历史较短,能有效解决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并适用于全身各处的感染且不良反应较少;另一方面,培南类药物的生产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小,使得这类药物成为抗感染药物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新生力量。
临床应用替比培南对由PRSP、MRSP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及细菌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儿科患者中用于治疗持续性中耳炎和细菌性肺炎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杂氮双环磷酸酯 | (4-nitrophenyl)methyl (4R,5R,6S)-3-[(diphenoxyphosphinyl)oxy]-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90776-59-3 | C29H27N2O10P | 594.515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泰比培南 | Tebipenem | 161715-21-5 | C16H21N3O4S2 | 383.492 |
泰比培南酯 | tebipenem | 161715-24-8 | C22H31N3O6S2 | 497.637 |
—— | (1-methylcyclohexanecarbonyl)oxymethyl (4R,5S,6S)-3-[1-(4,5-dihydro-1,3-thiazol-2-yl)azetidin-3-yl]sulfanyl-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 | C25H35N3O6S2 | 537.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