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ethyl 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 | 894421-6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ethyl 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Z)-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
(Z)-ethyl 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化学式
CAS
894421-61-5
化学式
C18H23N3O4
mdl
——
分子量
345.398
InChiKey
LVYMCSWTQRNMSW-SDNWHVS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9.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ethyl 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 在 cobalt(II) chloride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4(S)-Ph-oxazolidin-2-ylidene][4(S)-Ph-2-oxazolin-2-yl](CN)C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R)-(-)-咯利普兰S- (+)-咯利普兰
    参考文献:
    名称:
    NaBH 4与叠氮基和氰基取代的α,β-不饱和酯的共催化还原环化反应:(R)-baclofen和(R)-咯利普兰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已经发现,将硼氢化钠与催化量的CoCl 2结合使用,是对α,β-不饱和酯的适当取代的叠氮基和氰基进行还原环化以提供高收率的γ和δ-内酰胺的优良催化体系。已经证明该方法可用于(R)-baclofen,(R)-咯利普兰和(R)-4-氟苯基哌啶酮((-)-帕罗西汀的关键中间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DOI:
    10.1016/j.tet.2006.03.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2-(环戊基氧基)苯甲醚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正丁基锂 、 sodium azide 、 偶氮二异丁腈氧气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乙醚乙醇正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78.0~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2.0h, 生成 (Z)-ethyl 4-azido-3-(3-(cyclopentyloxy)-4-methoxyphenyl)but-2-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aBH 4与叠氮基和氰基取代的α,β-不饱和酯的共催化还原环化反应:(R)-baclofen和(R)-咯利普兰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已经发现,将硼氢化钠与催化量的CoCl 2结合使用,是对α,β-不饱和酯的适当取代的叠氮基和氰基进行还原环化以提供高收率的γ和δ-内酰胺的优良催化体系。已经证明该方法可用于(R)-baclofen,(R)-咯利普兰和(R)-4-氟苯基哌啶酮((-)-帕罗西汀的关键中间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DOI:
    10.1016/j.tet.2006.03.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catalyzed reductive cyclization of azido and cyano 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esters with NaBH4: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R)-baclofen and (R)-rolipram
    作者:Abhimanyu S. Paraskar、Arumugam Sudalai
    DOI:10.1016/j.tet.2006.03.017
    日期:2006.5
    Sodium borohydri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catalytic amount of CoCl2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xcellent catalytic system in reductive cyclizations of suitably substituted azido and cyano groups of α,β-unsaturated esters to afford γ and δ-lactams in high yields. The process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R)-baclofen, (R)-rolipram, and (R)-4-fluorophenylpiperidinone, a key
    已经发现,将硼氢化钠与催化量的CoCl 2结合使用,是对α,β-不饱和酯的适当取代的叠氮基和氰基进行还原环化以提供高收率的γ和δ-内酰胺的优良催化体系。已经证明该方法可用于(R)-baclofen,(R)-咯利普兰和(R)-4-氟苯基哌啶酮((-)-帕罗西汀的关键中间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