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奥昔康唑(Oxiconazole nitrate)是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于1983年获FDA批准上市。它具有广谱的抗真菌作用,能有效对抗多种皮肤癣菌、白念珠菌、毛霉、曲霉和根霉等,尤其对红色毛癣菌表现出很强的抗菌活性。
应用及发展前景硝酸奥昔康唑可用于治疗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甲感染,以及由酵母菌(如念珠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导致的阴道感染和继发性感染。此外,它还适用于花斑癣、股癣、足癣、脂溢性皮炎和寻常型痤疮等疾病的治疗。
化学性质硝酸奥昔康唑从乙醇结晶后熔点为137~138℃。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其LD₅₀(小鼠)通过口服为3850 mg/kg、腹腔注射460 mg/kg和静脉注射47 mg/kg。
用途硝酸奥昔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适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如花斑癣、股癣、足癣、脂溢性皮炎及寻常型痤疮等。
生产方法将110.1 g(1.62 mol)咪唑溶解于550 ml二氯甲烷中,在0~5℃下,剧烈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120.5 g(0.54 mol)α,2,4-三氯苯乙酮的180 ml二氯甲烷溶液。加毕再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夜。减压蒸除溶剂(低于40℃),将剩余物溶解于600 ml水中过滤,析出沉淀并用水洗涤。得到的粗品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如用甲醇重结晶后,熔点为76.5~78.5℃,收率90%。
124 g(0.49 mol)化合物(I)溶解于620 ml甲醇中,加入50.7 g(0.73 mol)盐酸羟胺和81.8 g氢氧化钾。回流搅拌1小时后冷却,加入533 ml 5%的盐酸,过滤析出固体并用水洗涤干燥,再用乙二醇甲乙醚重结晶得到无色化合物(II),熔点227~229℃,收率89%。
将206.4 g(0.76 mol)化合物(II)悬浮于100 ml丙酮中,在剧烈搅拌下加入磨细的约含90%氢氧化钾45 g。不需加热,悬浮物会完全溶解。1小时后一次性加入156.4 g(0.8 mol)2,4-二氯苄基氯,并继续搅拌4小时。然后加150 ml水和600 ml 2 mol/L硝酸,过滤析出红色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得到无色的硝酸奥昔康唑,熔点为139.5~140.5℃,收率63%。
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将13.5 g的1-(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乙酮肟溶解于100 ml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1.2 g氢化钠,搅拌并任其放热。当氢气逸出停止后,在搅拌下滴加9.8 g 2,4-二氯苄基氯的10 ml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继续搅拌2小时。在80℃水浴上加热反应直至完全进行,减压浓缩剩余物并用100 ml乙醇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后,加入300 ml 2 mol/L硝酸一起搅拌,放置使其沉淀沉降,倾去液体再用乙醇重结晶得到无色的硝酸奥昔康唑,熔点为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