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甲基-9H-芴-9-羰基-13C氯化物 | 1072315-89-9

中文名称
9-甲基-9H-芴-9-羰基-13C氯化物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methylfluorene-9-([(13)C]-carbon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9-methyl-9H-fluorene-9-carbonyl-13C chloride;9-methylfluorene-9-carbonyl-13C chloride;[13C]-9-methylfluorene-9-carbonyl chloride;[13C]-9-Methylfluorene-9-carbonyl chloride;9-methylfluorene-9-carbonyl chloride
9-甲基-9H-芴-9-羰基-13C氯化物化学式
CAS
1072315-89-9
化学式
C15H11ClO
mdl
——
分子量
243.694
InChiKey
ZQYOOHGEBHBNTP-UJKGMGN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闪点:
    >11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甲基-9H-芴-9-羰基-13C氯化物三乙胺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 tri tert-butylphosphonium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生成 C13取代的一氧化碳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2-O辛醇与(杂)芳基溴化物的羰基化α-芳基化:3-酰基-2-氧吲哚的有效和互补方法
    摘要: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钯催化2-氧吲哚与芳基和杂芳基溴化物的羰基化α-芳基化反应,用于一步合成3-酰基-2-氧吲哚的方法。该反应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进行,并且与更常见的羟吲哚形成反应互补。该转化仅需适度的碱,即使使用杂芳族底物也可提供良好的优良收率。使用接近化学计量的13 COgen,该方法很容易扩展到[ 13 C]酰基标记。该反应条件的一般适用性在与药物活性3-酰基-2-氧吲哚tenidap有关的结构的合成中得到了证明。
    DOI:
    10.1002/anie.201404217
  • 作为产物:
    描述:
    9-亚甲基芴正丁基锂草酰氯 、 palladium on carbon 、 氢气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78.0~3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生成 9-甲基-9H-芴-9-羰基-13C氯化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学计量和亚化学计量 12CO 和 13CO 的异位生成及其在钯催化氨基羰基化中的有效掺入
    摘要:
    使用简单的密封两室系统实现了异位生成一氧化碳 (CO) 及其在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中的有效结合的新技术。CO 的异位生成是通过钯催化的叔酰氯脱羰使用源自 Pd(dba)(2) 和 P(tBu)(3) 的催化剂产生的。使用新戊酰氯作为 CO 前体的初步研究为仅使用 1.5 当量的 CO 对 2-吡啶基甲苯磺酸酯衍生物进行氨基羰基化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酰氯 CO 前体的进一步设计导致开发了一种新的固体、稳定、并且易于处理用于化学转化的 CO 源。这种 CO 前体的合成也为后期安装同位素碳标记的酰氯以随后释放气态 [(13)C]CO 提供了切入点。结合旨在应用 CO 作为限制剂的研究,该方法提供了高效的钯催化氨基羰基化,CO 结合率高达 96%。异位生成的 CO 和双室系统在几种药物化合物的合成中进行了测试,所有这些化合物都被标记为 [(13)C] 羰基对应物,基于限制 CO 的产率从良好到极好。
    DOI:
    10.1021/ja200818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d-catalyzed carbonylative access to aroyl phosphonates from (hetero)aryl bromides
    作者:Zhong Lian、Hongfei Yin、Stig D. Friis、Troels Skrydstrup
    DOI:10.1039/c5cc02085a
    日期:——

    This first carbonylative coupling employing a phosphorus-based nucleophile provides easy and safe access to acyl phosphonat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这种首次使用磷基亲核试剂的羰基化偶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提供了对酰基膦酸酯的简便安全访问。
  • Palladium Catalyzed Carbonylative Heck Reaction Affording Monoprotected 1,3-Ketoaldehydes
    作者:Thomas M. Gøgsig、Dennis U. Nielsen、Anders T. Lindhardt、Troels Skrydstrup
    DOI:10.1021/ol300837d
    日期:2012.5.18
    The direct carbonylative palladium catalyzed synthesis of monoprotected 1,3-ketoaldehydes is reported starting from aryl iodides applying near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carbon monoxide. Besides representing platforms for a variety of heterocyclic structures, these motives serve as viable precursors for the highly relevant aryl methyl ketones. The presented strategy can also be adapted for the facile
    据报道,从芳基碘化物开始以接近化学计算量的一氧化碳开始,直接羰基钯催化的单保护的1,3-酮醛的羰基钯催化合成。这些动机除了代表各种杂环结构的平台外,还用作高度相关的芳基甲基酮的可行前体。所提出的策略也可以适用于13 C标记的一氧化碳的简便有效结合。
  • Access to β-Keto Esters by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Monoester Potassium Malonates
    作者:Signe Korsager、Dennis U. Nielsen、Rolf H. Taaning、Troels Skrydstrup
    DOI:10.1002/anie.201304072
    日期:2013.9.9
    New tricks for an old dog: The Pd‐catalyzed carbonylative α‐arylation of monoethyl potassium malonates with aryl bromides and reactive aryl chlorides provides a simple and direct route to aryl β‐ketoesters. Because only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carbon monoxide are employed, the method is ideal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carbon isotopes into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老狗的新招数:丙二酸单乙酯钾的Pd催化羰基α-芳基化与芳基溴化物和反应性芳基氯化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单而直接的途径制备芳基β-酮酸酯。由于仅使用化学计量的一氧化碳,因此该方法非常适合将碳同位素引入更复杂的结构中。
  • Direct Route to 1,3-Diketon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Acetylacetone
    作者:Signe Korsager、Dennis U. Nielsen、Rolf H. Taaning、Anders T. Lindhardt、Troels Skrydstrup
    DOI:10.1002/chem.201303872
    日期:2013.12.23
    Man up your magnesium! By employing a MgCl2/Et3N system, aryl diketones can be generated from the Pd‐catalyzed carbonylative α‐arylation of acetylacetone with aryl bromides (see scheme). The method is ideal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carbon isotopes into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since only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carbon monoxide are employed.
    举起你的镁!通过使用MgCl 2 / Et 3 N系统,可以从Pd催化的乙酰丙酮与芳基溴的羰基化α-芳基化反应生成芳基二酮(请参见方案)。该方法非常适合将碳同位素引入更复杂的结构中,因为仅使用化学计量的一氧化碳。
  • Access to Perfluoroalkyl-Substituted Enones and Indolin-2-ones via Multicomponent Pd-Catalyzed Carbonylative Reactions
    作者:Hongfei Yin、Troels Skrydstrup
    DOI:10.1021/acs.joc.7b00942
    日期:2017.6.16
    A simple method for accessing perfluoroalkyl-substituted enones is described applying a four-component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coupling of aryl boronic acids together with terminal alkynes and perfluoroalkyl iodides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n monoxide. A wide range of highly functionalized enones can thus be prepared in a single operation in good yields. With 2-aminophenylalkynes, an intramolecular
    描述了一种在四氧化碳存在下应用芳烃硼酸与末端炔烃和全氟烷基碘化物的四组分钯催化羰基偶合来获得全氟烷基取代的烯酮的简单方法。因此,可以在一次操作中以高收率制备各种高度官能化的烯酮。对于2-氨基苯基炔烃,分子内氨基羰基化事件否决了吲哚-2-酮骨架。最终,两室技术的改进将方法扩展到具有13 C同位素标记的上述结构的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