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phenyl-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 | 1372715-2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phenyl-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phenyl-2-(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2,2-diphenylpent-4-enoic acid methyl ester;Methyl 2-phenyl-2-(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
methyl 2-phenyl-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化学式
CAS
1372715-28-0
化学式
C20H18O2
mdl
——
分子量
290.362
InChiKey
OIYVIDSNGKDJM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phenyl-2-(phenylethynyl)pent-4-enoate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三苯基膦氯金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以91 %的产率得到[1,1';4',1"]terphenyl-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卡宾的不同双炔基化-烯丙基化和酰化-烯丙基化:两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演变和作用
    摘要:
    协同双金属催化获得新的反应性是过渡金属催化化学反应发展的有力策略。特别是,阐明两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演变并了解它们在双催化中的作用是双金属催化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此,以 Xantphos 为配体,通过 Cu/Rh 协同催化,成功开发了末端炔烃、重氮酯和烯丙基碳酸酯的新型三组分反应,为以 Xantphos 为配体获得 1,5-烯炔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策略。全碳四元中心,可用作复杂环状分子的直接合成前体。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炔丙醇的反应涉及迈耶-舒斯特重排,导致卡宾前所未有的酰化-烯丙基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反应过程中,Cu(I) 物质可能聚集成某些类型的 Cu 簇和纳米颗粒 (NP),而 Rh(II) 2前体可以解离为单 Rh 物质,其中提出了 Cu NP负责卡宾的炔基化,并与 Xantphos 配位的二铑(II) 或 Rh(I) 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合作。
    DOI:
    10.1021/jacs.3c1216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α-重氮羰基化合物与烯丙基酯的发散反应:季碳中心的构建
    摘要:
    举两个例子:在钯催化的酯反应中,α-重氮羰基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模式。在羰基碳原子上带有炔基的酯通过脱羧和迁移插入在一次操作中在同一碳原子上导致两个不同的CC键,而芳族和苄基酸衍生物则提供带有O取代季铵基的芳族和苄基酯碳中心。
    DOI:
    10.1002/anie.2011066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Divergent Reactions of α-Diazocarbonyl Compounds with Allylic Esters: Construction of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s
    作者:Zi-Sheng Chen、Xin-Hua Duan、Ping-Xin Zhou、Shaukat Ali、Jian-Yi Luo、Yong-Min Liang
    DOI:10.1002/anie.201106619
    日期:2012.2.6
    two: α‐Diazocarbonyl compounds display a diverse pattern of reactivity upon palladium‐catalyzed reaction with esters. Esters bearing an alkynyl group on the carbonyl carbon atom lead to two different CC bonds at the same carbon atom in a single operation through decarboxylation and migratory insertion, whereas aromatic and benzylic acid derivatives afford aromatic and benzylic esters bearing an O‐substituted
    举两个例子:在钯催化的酯反应中,α-重氮羰基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模式。在羰基碳原子上带有炔基的酯通过脱羧和迁移插入在一次操作中在同一碳原子上导致两个不同的CC键,而芳族和苄基酸衍生物则提供带有O取代季铵基的芳族和苄基酯碳中心。
  • Divergent Geminal Alkynylation–Allylation and Acylation–Allylation of Carbenes: Evolution and Roles of Two Transition-Metal Catalysts
    作者:Hongda Chen、Wenhan Yang、Jinyu Zhang、Bin Lu、Xiaoming Wang
    DOI:10.1021/jacs.3c12162
    日期:2024.2.21
    Cu/Rh catalysis with Xantphos as the ligand, providing a highly efficient strategy to access 1,5-enynes with an all-carbon quaternary center that can be used as immediate synthetic precursors for complex cyclic molecules. Notably, a Meyer–Schuster rearrangement was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s using propargylic alcohols, resulting in an unprecedented acylation–allylation of carbenes. Mechanistic studies
    协同双金属催化获得新的反应性是过渡金属催化化学反应发展的有力策略。特别是,阐明两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演变并了解它们在双催化中的作用是双金属催化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此,以 Xantphos 为配体,通过 Cu/Rh 协同催化,成功开发了末端炔烃、重氮酯和烯丙基碳酸酯的新型三组分反应,为以 Xantphos 为配体获得 1,5-烯炔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策略。全碳四元中心,可用作复杂环状分子的直接合成前体。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炔丙醇的反应涉及迈耶-舒斯特重排,导致卡宾前所未有的酰化-烯丙基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反应过程中,Cu(I) 物质可能聚集成某些类型的 Cu 簇和纳米颗粒 (NP),而 Rh(II) 2前体可以解离为单 Rh 物质,其中提出了 Cu NP负责卡宾的炔基化,并与 Xantphos 配位的二铑(II) 或 Rh(I) 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合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