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acetyl-2-benzyl-2,9-dihydro-1H-β-carbolin-1-one | 216105-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acetyl-2-benzyl-2,9-dihydro-1H-β-carbolin-1-one
英文别名
9-Acetyl-2-benzylpyrido[3,4-b]indol-1-one
9-acetyl-2-benzyl-2,9-dihydro-1H-β-carbolin-1-one化学式
CAS
216105-12-3
化学式
C20H16N2O2
mdl
——
分子量
316.359
InChiKey
MTOVCCJGWYLZB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4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acetyl-2-benzyl-2,9-dihydro-1H-β-carbolin-1-one 在 palladium hydroxide - carbon 氢气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甲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9H-吡啶并[3,4-b]吲哚-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1 H)-吡嗪酮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合成α-咔啉和β-咔啉酮
    摘要:
    显示带有X-(o -C 6 H 4)CCR部分(X = NH,NAc)的2(1 H)-吡嗪酮在回流过程中发生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分子内环加成消除反应,从而生成溴代溴苯或β-咔啉酮。产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吡嗪酮前体的取代方式和用于热解的溶剂。当在四氢萘中回流加热时,​​可以高收率和选择性形成β-咔啉酮。使用乙酸酐作为溶剂促进了反应,并且使得通过在前述溶剂中热解无法获得的咔啉成为可能。
    DOI:
    10.1016/s0040-4020(98)008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苄基-3,5-二氯吡嗪-2(1h)-酮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sodium hydroxidecopper(l) iodid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乙胺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9-acetyl-2-benzyl-2,9-dihydro-1H-β-carbol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1 H)-吡嗪酮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合成α-咔啉和β-咔啉酮
    摘要:
    显示带有X-(o -C 6 H 4)CCR部分(X = NH,NAc)的2(1 H)-吡嗪酮在回流过程中发生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分子内环加成消除反应,从而生成溴代溴苯或β-咔啉酮。产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吡嗪酮前体的取代方式和用于热解的溶剂。当在四氢萘中回流加热时,​​可以高收率和选择性形成β-咔啉酮。使用乙酸酐作为溶剂促进了反应,并且使得通过在前述溶剂中热解无法获得的咔啉成为可能。
    DOI:
    10.1016/s0040-4020(98)0080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vergent pathways in the intra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 of 2(1H)-pyrazinones substituted at the 3-position with a phenylalkyne containing side chain
    作者:A. Tahri、W. De Borggraeve、K. Buysens、L. Van Meervelt、F. Compernolle、G.J. Hoornaert
    DOI:10.1016/s0040-4020(99)00913-8
    日期:1999.12
    2(1H)-Pyrazinones bearing an X-(o-C6H4)-CC-R moiety (X = O or NH; R = H, Ph or TMS) at position 3 were subjected to intra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 For the ether compounds (X = O) cycloaddition-elimination occurred readily to produce either benzofuro[2,3-c]pyridin-1(2-H)-ones or benzofuro[2,3-b]pyridines. For the aniline derivatives (X = NH, R = H or TMS) thermolysis in acetic anhydride resulted
    在位置3上带有X-(o -C 6 H 4)-CCR部分(X = O或NH; R = H,Ph或TMS)的2(1 H)-吡嗪酮进行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对于醚类化合物(X = O),很容易发生环加成消除反应,从而生成苯并呋喃[2,3- c ]吡啶-1(2- H)-ones或苯并呋喃[2,3- b]吡啶。对于苯胺衍生物(X = NH,R = H或TMS),在乙酸酐中进行热分解可产生类似的β-咔啉酮和α-咔啉产物分布,但是与先前在回流四氢萘中获得的产物分布不同。该结果由苯胺NH-乙酰化的前体进行的环加成反应解释。然而,具有Ph作为炔属端基(X = NH,R = Ph)的苯胺衍生物通过发散途径反应产生N-(2-氧代吡嗪-3-基)-2-Ph-取代的吲哚。
  • Synthesis of α-carbolines and β-carbolinones via intra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s of 2(1H)-pyrazinones
    作者:Abdellah Tahri、Kris J. Buysens、Erik V. Van der Eycken、Didier M. Vandenberghe、Georges J. Hoornaert
    DOI:10.1016/s0040-4020(98)00802-3
    日期:1998.10
    2(1H)-Pyrazinones bearing a X-(o-C6H4)CC-R moiety (X=NH, NAc) are shown to undergo an intramolecular cycloaddition-elimination reaction on thermolysis in refluxing bromobenzene yielding α-carbolines or β-carbolinones.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substitution pattern of the pyrazinone precursors and the solvent used for thermolysis. A high yield and selective formation of β-carbolinones
    显示带有X-(o -C 6 H 4)CCR部分(X = NH,NAc)的2(1 H)-吡嗪酮在回流过程中发生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分子内环加成消除反应,从而生成溴代溴苯或β-咔啉酮。产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吡嗪酮前体的取代方式和用于热解的溶剂。当在四氢萘中回流加热时,​​可以高收率和选择性形成β-咔啉酮。使用乙酸酐作为溶剂促进了反应,并且使得通过在前述溶剂中热解无法获得的咔啉成为可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