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天冬酰胺 | 70-47-3

中文名称
L-天冬酰胺
中文别名
(S)-2-氨基琥珀酸-4-酰胺;L-天冬氨酸-4-酰胺;L-天冬素;L-天门冬酰胺;2-氨基-3-氨基甲酰丙酸;L-(+)-无水天冬酰胺酸;L-2-氨基琥珀酸酰胺;L-天冬碱;L-酰胺天冬酸;门冬酰胺;L-(+)-天冬酰胺酸;L-(+)-有水天冬酰胺酸;天门冬酰胺;L-天冬酰氨,无水;H-Asn-OH
英文名称
L-asparagine
英文别名
L-aspargine;asparagine;Asn;L-Asn;H-Asn-OH;(2S)-4-amino-2-ammonio-4-oxobutanoate;(2S)-4-amino-2-azaniumyl-4-oxobutanoate
L-天冬酰胺化学式
CAS
70-47-3
化学式
C4H8N2O3
mdl
MFCD00064400
分子量
132.119
InChiKey
DCXYFEDJOCDNAF-REOHCLB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5 °C (dec.) (lit.)
  • 比旋光度:
    34.5 º (c=10, 2N HCl)
  • 沸点:
    244.01°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543g/cm
  • 溶解度:
    几乎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苯。溶于酸和碱。
  • LogP:
    -3.820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颜色/状态:
    Orthorhombic bisphenoidal crystals
  • 蒸汽压力:
    4.8X10-8 mm Hg at 25 °C (est)
  • 水溶性:
    -0.74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nitrogen oxides/.
  • 解离常数:
    pKa1 = 2.02; pKa2 = 8.80
  • 碰撞截面:
    131.54 Ų [M+H]+ [CCS Type: DT, Method: stepped-field]
  • 稳定性/保质期: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及烟气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ADMET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天冬酰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通过天冬酰胺合成酶的作用将氨附着在天冬氨酸上,进行酰胺化反应,对于有毒氨的代谢非常重要。天冬酰胺也被用作许多蛋白质的结构组成部分。
Asparagine, a non-essential amino acid is important in the metabolism of toxic ammonia in the body through the action of asparagine synthase which attaches ammonia to aspartic acid in an amidation reaction. Asparagine is also used as a structural component in many proteins.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人类毒性摘录
因为人类接触丙烯酰胺可能来自外部来源和饮食,因此有必要对其在食品中的形成和分布及其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了为此做出贡献,本综合评论介绍了丙烯酰胺的化学、分析、代谢、药理学和毒理学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方面:非食品和食品来源;环境和饮食中的暴露;食品中从天冬酰胺和葡萄糖形成丙烯酰胺的机制;天冬酰胺-天冬酰胺酶关系;梅拉德褐变-丙烯酰胺关系;蛋白质荧光淬灭;丙烯酰胺及其环氧化代谢物糖苷酰胺对氨基酸、肽、蛋白质和DNA的生物烷基化;风险评估;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防止不良影响;以及可能降低食品中水平的途径。在人类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中,丙烯酰胺似乎只有神经毒性这一已知效应;根据动物研究,生殖毒性、遗传毒性/断裂性和致癌性是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更好地了解纯丙烯酰胺的化学和生物学以及其在食品矩阵中的影响,可以导致改进食品加工过程,以减少饮食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OTHER TOXICITY INFORMATION/ ...Because exposure of humans to acrylamide can come from both external sources and the diet, a need exist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food and its role in human health. To contribute to this effort, this integrated review presents data on the chemistry, analysis, metabolism,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acrylamide. Specifically covered are the following aspects: nonfood and food sources; exposur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iet; mechanism of formation in food from asparagine and glucose; asparagine-asparaginase relationships; Maillard browning-acrylamide relationships; quenching of protein fluorescence; biological alkylation of amino acids, peptides, proteins, and DNA by acrylamide and its epoxide metabolite glycidamide; risk assessment; neurotoxicity,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protection against adverse effects; and possible approaches to reducing levels in food. ... Neurotoxicity appears to be the only documented effect of acrylamide in huma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reproductive toxicity, genotoxicity/clastogen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are 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s on the basis of only animal studi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pure acrylamide in general and its impact in a food matrix in particular can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food processes to decrease the acrylamide content of the diet.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人类毒性摘录
/其他毒性信息/ 发现了在含有高水平淀粉和天冬酰胺的煎炸和烘焙食品中形成丙烯酰胺的现象,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无论是加工食品还是家庭烹饪食品都受到影响,这导致了对烹饪和处理条件变化的研究增加,以尽量减少丙烯酰胺的形成。虽然烹饪协议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使用较低的煎炸和烘焙温度时,但还研究了通过预防形成或加速破坏来降低丙烯酰胺水平的预处理方法。在这项研究中,对一系列烤土豆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查,并与表面清洗去除天冬酰胺和还原糖进行了比较。观察到不同处理之间的协同作用,在非优化系统中实现了最高达40%的降低。
/OTHER TOXICITY INFORMATION/ The discovery of the formation of acrylamide in fried and baked foods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starch and the amino acid asparagine, prompted widespread concern. Both processed and home cooked foods are affected and this has led to the increased study of variations in cooking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s to minimize formation. While changes in cooking protocols have been in part successful, particularly when lower frying and baking temperatures are used, pretreatments to reduce levels of acrylamide by prevention of formation or acceleration of destruc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 range of pretreatments of grilled potato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surface washing to remove asparagine and reducing sugars. Synergi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reductions of up to 40% were achieved in a non-optimized system.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人类毒性摘录
/其他毒性信息/研究了丙烯酰胺及其前体(即游离的天冬酰胺和还原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在由马铃薯片、全麦小麦和全黑麦制成的简单蛋糕中进行的,这些蛋糕在180摄氏度下烹饪,时间从5分钟到60分钟。在5到20分钟之间,天冬酰胺、水和总还原糖的大量损失伴随着丙烯酰胺的大量增加,这三种产品在25到30分钟之间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线性减少。直到蛋糕的水分含量降至5%以下,丙烯酰胺的形成才达到一定程度。将每种类型的蛋糕与由相同食品材料制成的商业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这三种商业产品中的丙烯酰胺水平远低于烹饪蛋糕中的最高水平。
/OTHER TOXICITY INFORM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rylamide and its precursors, namely free asparagine and reducing sugars, was studied in simple cakes made from potato flake, wholemeal wheat and wholemeal rye, cooked at 180 degrees C, from 5 to 60 min. Between 5 and 20 min, large losses of asparagine, water and total reducing sugars were accompanied by large increases in acrylamide, which maximized in all three products between 25 and 30 min, followed by a slow linear reduction. Acrylamide formation did not occur to any extent until the moisture contents of the cakes fell below 5%. A comparison of each type of cake with a commercial product, made from the same food material, showed that acrylamide levels in all three commercial products were well below the maximum levels in the cooked cak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41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 / PGI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密封避光保存。

SDS

SDS:5093d413fd3aa15f1e896e1828962f08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L-天冬酰胺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L-Aspartic acid 4-amide
(S)-2-Aminosuccinic acid 4-am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非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L-Aspartic acid 4-amide
别名
(S)-2-Aminosuccinic acid 4-amide
: C4H8N2O3
分子式
: 132.12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35 °C - 分解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性状 白色粉末。

性质 L-天门冬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略带酸味。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常以一水合物存在,为斜方半面形结晶。熔点约为234℃,与糖共热进行氨基羰基反应,能形成特殊香味物质。

用途 营养增补剂,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在医药方面,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肝脏病及高血压症,具有防止和恢复疲劳的作用。与多种氨基酸一起制成的氨基酸输液可用作氨解毒剂、肝功能促进剂及疲劳恢复剂。
  2. 在食品工业方面,是一种良好的营养增补剂,添加于各种清凉饮料;也是甜味素(阿斯巴甜)-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的主要原料。
  3. 在化工方面,可以作为制造合成树脂的原料。亦可作为化妆品的营养性添加剂等。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 L-天门冬氨酸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其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需符合GB 2760中的规定。

化学性质 白色斜方晶系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稍有甜味。熔点约234℃。重结晶方法以水最佳,其次是乙醇。遇碱水解成天门冬氨酸。加热其水溶液亦分解。溶于水(3g/100L,25℃),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

非必需氨基酸 如缺乏则影响发育,能调节脑及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天然品存在于各种豆类等中。

用途

  1. 用于清凉饮料。
  2. 用于生化研究,用作治疗心肌梗死、心肌代谢障碍、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疲劳等症。
  3. 用于生物培养、多肽合成、测转氯酶底物、结核菌培养及处理丙烯腈污水、制备生物培养基。

生产方法

  1. 以白羽扇豆为原料,经发芽、成浆、加热处理,在pH小于6的条件下,经硅藻土过滤、离心得粗品,再经浓缩、结晶得成品。
  2. 由L-天冬酰胺含量高的羽扇豆和大豆的豆芽的水提取物分离而得。
  3. 由L-天冬氨酸与氢氧化铵进行酰胺化而得。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天冬酰胺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的产率得到2-(3H-diazirin-3-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碘硝烯的作用:将氨基酸直接转化为末端二氮杂环和 15N2-二氮杂环及其作为超极化标记物的应用
    摘要:
    已经使用二乙酸苯基碘鎓 (PIDA) 和氨开发了一种将未受保护的氨基酸一锅无金属转化为末端二氮丙啶的方法。这种 PIDA 介导的转化通过三个连续的反应发生,并涉及碘化氮中间体。这种方法可以耐受氨基酸侧链上的大多数官能团,操作简单,可以放大以提供数克数量的二氮嗪。有趣的是,我们还证明了这种转化可以应用于没有外消旋化的二肽。此外,可以获得 14N2 和 15N2 同位素异构体,这强调了使用 15NH3 时的关键转亚胺化步骤。此外,我们报告了直接产生不对称碳的 14N/15N 同位素异构体的首次实验观察。最后,
    DOI:
    10.1021/jacs.9b07035
  • 作为产物:
    描述:
    3-carbamoyl-2-[(E,Z)-4,4,4-trichloro-3-oxo-1-butenylamino]propanoic acid 在 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70%的产率得到L-天冬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Application of 4-Alkoxy-1,1,1-trifluoro[chloro]alk-3-en-2-ones as Selective Protecting Groups of Amino Acids
    摘要:
    报告了一种利用 4-烷氧基-1,1,1-三氟[氯]烷-3-烯-2-酮对带有反应性侧链基团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组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的δ-氨基羧基进行选择性保护的简便方法。反应是在没有羧基酯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使用六摩尔盐酸溶液进行 N-脱保护。
    DOI:
    10.1055/s-2002-35218
  • 作为试剂:
    描述:
    (8S,9S,10R,13S,14S,17S)-17-acetyl-10,13-dimethyl-1,2,6,7,8,9,11,12,14,15,16,17-do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3-one;(1S,3R,5R,6S,8R,10R,11S,13R,15R,16S,18R,20R,21S,23R,25R,26S,28R,30R,31S,33R,35R,36R,37R,38R,39R,40R,41R,42R,43R,44R,45R,46R,47R,48R,49R)-5,10,15,20,25,30,35-heptakis(hydroxymethyl)-2,4,7,9,12,14,17,19,22,24,27,29,32,34-tetradecaoxaoctacyclo[31.2.2.23,6.28,11.213,16.218,21.223,26.228,31]nonatetracontane-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tetradecol 在 potassium dihydrogenphosphate一水合硫酸镁L-天冬酰胺葡萄糖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48.25%的产率得到11Alpha-孕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提高总状毛霉菌生物转化黄体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性的方法
    摘要:
    摘要 类固醇生物转化中的底物溶解度对于改善疏水底物的生物转化至关重要。本研究描述了一些有机溶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吐温 80;表面活性剂)和 β-环糊精(β-CD)对总状毛霉菌对孕酮(PR)的生物转化的影响。PR 被转化为三个衍生物,即;11α-羟基孕酮 (11α-HP) 作为主要产品 (I), 4-pregnen-18-al-11β, 21-diol-3, 20-dione (Aldosterone) (II) 和 20-hydroxy-pregnan-18-oic酸 (III) 作为次要产物。在测试的有机溶剂中,甲醇的总生物转化效率 (TBE) 最高,为 75.0 ± 2.49%。吐温 80 将 PR 生物转化提高到 81.56 ± 2.29%,而 PR 与 β-CD 的最佳摩尔比为 1:1,TBE 增加到 87.15 ± 2。在 β-CD 存在下添加 17% 的底物。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OI:
    10.3109/10242422.2014.8949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ionic chiral cobalt(III) complexes as catalyst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cyanohydrins
    作者:Yu. N. Belokon’、V. I. Maleev、I. L. Mal’fanov、T. F. Savel’eva、N. S. Ikonnikov、A. G. Bulychev、D. L. Usanov、D. A. Kataev、M. North
    DOI:10.1007/s11172-006-0338-4
    日期:2006.5
    Chiral coordinatively saturated cobalt(III) complexes with Schiff bases of enantio-pure amino acids are formed as Λ and Δ-isomers, which are not transformed into each other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These complexes catalyze the formation of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cyanohydrins from aldehydes and Me3SiCN under homo-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手性配位饱和钴 (III) 与对映纯氨基酸的席夫碱形成 Λ 和 Δ 异构体,它们在正常条件下不会相互转化。这些配合物在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下催化由醛和 Me3SiCN 形成富含对映异构体的氰醇。
  • Synthèse d'analogues structuraux de l'élédoïsine. 1<sup>re</sup>partie: Préparation des produits intermédiaires
    作者:Ed. Sandrin、R. A. Boissonnas
    DOI:10.1002/hlca.19630460518
    日期:——
    The preparation of new dipeptides and tripeptides, which are useful intermediates in the synthesis of Eledoisin analogues, is described.
    描述了新的二肽和三肽的制备,它们是Eledoisin类似物合成中的有用中间体。
  • Microbial enantioselective removal of the N-benzyloxycarbonyl amino protecting group
    作者:Michèle Maurs、Francine Acher、Robert Azerad
    DOI:10.1016/j.molcatb.2012.03.005
    日期:2012.12
    Cbz-l-Glu as sole nitrogen source. A lyophilized whole-cell preparation of two Arthrobacter sp. strains grown on Cbz-Glu or Cbz-Gly exhibited a high cleavage activity. The conditions of hydrolysis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a quantitative enantioselective deprotection of several Cbz-dl-amino acids was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deprotection of N-carbamoylester derivatives of several synthetic amino compounds
    为了使N-碳苯甲氧基-1-氨基酸(Cbz-AA)和相关化合物脱保护,通过以Cbz-1-Glu作为唯一氮源的富集培养从土壤中选择了一系列微生物。两种节杆菌属的冻干全细胞制剂。在Cbz-Glu或Cbz-Gly上生长的菌株显示出高裂解活性。已经优化了水解条件,并且获得了几种Cbz-dl-氨基酸的定量对映选择性脱保护,以及几种合成氨基化合物的N-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脱保护。该方法的应用描述了以高收率和高光学纯度制备Cbz-d-烯丙基甘氨酸和1-烯丙基甘氨酸的方法。
  • 3,5-dinitro-1-(p-nitrophenyl)-4-pyridone as a novel protective group of primary amines
    作者:Eizo Matsumura、Masahiro Ariga、Yasuo Tohda、Toshihide Kawashima
    DOI:10.1016/0040-4039(81)80143-8
    日期:1981.1
    3,5-Dinitro-1-(p-nitrophenyl)-4-pyridone is proposed as a novel protective group for primary amines, especially amino acid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1-substituted 3,5-dinitro-4-pyridones with primary amines.
    基于1-取代的3,5-二硝基-4的转化结果,提出了3,5-二硝基-1-(对硝基苯基)-4-吡啶酮作为伯胺,尤其是氨基酸的新型保护基。 -吡啶酮与伯胺。
  •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ditional equilibrium constants for the carbamate formation reaction from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Jian Ge Chen、Mats Sandberg、Stephen G. Weber
    DOI:10.1021/ja00069a037
    日期:1993.8
    A novel and sensi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study of carbamate formation equilibria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determined from the present study with the few data in the literature. The
    已经开发并评估了一种新颖且灵敏的方法,用于研究水溶液中氨基酸和肽的氨基甲酸酯形成平衡。该方法基于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反相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可靠性是通过将本研究确定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少数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的。显示氨基甲酸酯反应的弛豫速率比色谱分布弛豫速率(秒)快。结果,在CO 2 存在下胺溶质的保留时间增加。测定了 11 种 L-α-氨基酸和肽的氨基甲酸酯形成常数和氨基甲酸酯在生理 pH 值下的摩尔分数。未发现形成常数与铵 pKa 之间的相关性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