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氟喹诺酮类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重要抗生素。用氟-18标记氟喹诺酮对于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进行药代动力学测量和在人体中可视化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开发出一种两步放射合成途径来制备氟-18标记的环丙沙星(1-环丙基-6-[18F]氟-1,4-二氢-4-氧-7-(1-哌嗪基)-喹啉-3-羧酸)。在本工作中,这种方法被应用于制备结构相关的化合物[18F]诺氟沙星(1-乙基-6-[18F]氟-1,4-二氢-4-氧-7-(1-哌嗪基)-喹啉-3-羧酸)和[18F]培氟沙星(1-乙基-6-[18F]氟-1,4-二氢-7-(4-甲基-1-哌嗪基)-4-氧-喹啉-3-羧酸)。放射合成的第一步包括在7-氯取代的前体分子上进行18F替换19F的反应,随后与哌嗪或1-甲基哌嗪进行偶联反应。从51-58 GBq的[18F]氟化物开始,1.9-2.0 GBq的[18F]诺氟沙星或[18F]培氟沙星可以在130分钟的合成时间内制备完成,并且可以直接用于静脉注射(总体放射化学产率为3.5-3.8%)。此外,还尝试制备[18F]左氧氟沙星((-)-(S)-9-[18F]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7H-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但未能制备出实际需要的量。版权所有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