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octyltin maleate | 16091-1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octyltin maleate
英文别名
——
dioctyltin maleate化学式
CAS
16091-18-2
化学式
C4H2O4*C16H34Sn
mdl
——
分子量
459.213
InChiKey
PZGVVCOOWYSSGB-KWZUVTID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7-105°C
  • 沸点:
    442.6±28.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8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88
  • RTECS号:
    JH474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 白色粉末。熔点为87-105℃,相对密度为1.33。
  • 它溶于苯、乙醇和丙酮,而不溶于水。

用途: 该物质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具有优良的长期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与硫醇类二正辛基锡表现出协同效应。特别适用于硬质透明制品,一般用量为0.5-3%。本品毒性较低,对大白鼠口服的LD50值为4550毫克/公斤,但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用途: 此外,它还可用作热稳定剂,尤其适合高档透明PVC无毒扭结膜及烟膜制品。

生产方法: 由二正辛基氧化锡与马来酸酐在四氢呋喃中于50℃反应后,经净化、沉淀而得。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马来酸酐氧化二辛基锡dioctyltin maleate 作用下, 以Dioctyltin maleate (compound 4) is obtained as the end product in the form of a white free-flowing powder的产率得到dioctyltin male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organotin dicarboxylate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粉状二有机锡二羧酸盐的方法,包括在无溶剂和吸附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式I的二有机锡氧化物: ##STR1## 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C8烷基,在45℃至70℃的温度范围内与式II的二羧酸: ##STR2## 其中R3为C1-C18烷基,含有5至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苯基,C1-C18烯基或被1或2个羟基取代的C1-C8烷基,或其酐,反应,并在反应和随后的冷却阶段对反应混合物和产物进行持续彻底的混合。因此获得的二有机锡二羧酸盐适用于稳定含氯聚合物,以抵御光、氧和/或热的损害效应。
    公开号:
    US05364954A1
  • 作为试剂:
    描述:
    马来酸酐氧化二辛基锡dioctyltin maleate 作用下, 以Dioctyltin maleate (compound 4) is obtained as the end product in the form of a white free-flowing powder的产率得到dioctyltin male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organotin dicarboxylate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粉状二有机锡二羧酸盐的方法,包括在无溶剂和吸附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式I的二有机锡氧化物: ##STR1## 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C8烷基,在45℃至70℃的温度范围内与式II的二羧酸: ##STR2## 其中R3为C1-C18烷基,含有5至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苯基,C1-C18烯基或被1或2个羟基取代的C1-C8烷基,或其酐,反应,并在反应和随后的冷却阶段对反应混合物和产物进行持续彻底的混合。因此获得的二有机锡二羧酸盐适用于稳定含氯聚合物,以抵御光、氧和/或热的损害效应。
    公开号:
    US05364954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IZLINK J.; RATTAY V.; JAKUBCEK E., ROPA A UHLIE, 29,(1987) N 4, 199-201
    作者:KIZLINK J.、 RATTAY V.、 JAKUBCEK E.
    DOI:——
    日期:——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organotin dicarboxylates
    申请人:Ciba-Geig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05364954A1
    公开(公告)日:1994-11-15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pulverulent diorganotin dicarboxylate, which comprises reacting a diorganotin oxide of the formula I, ##STR1## in which R.sup.1 and R.sup.2,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are C.sub.1 -C.sub.8 alkyl, at a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from 45.degree. C. to 70.degree. C. in the absence of solvents and adsorbents with a dicarboxylic acid of the formula II ##STR2## in which R.sup.3 is C.sub.1 -C.sub.18 alkylene, cycloalkylene having 5 to 7 carbon atoms, phenylene, C.sub.1 -C.sub.18 alkenylene or C.sub.1 -C.sub.8 alkylene substituted by 1 or 2 hydroxyl groups, or its anhydride, and subjecting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the product during the reaction and the subsequent cooling phase to constant thorough mixing. The diorganotin dicarboxylates thus obtained are suitabl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chlorine-containing polymers against the damaging effect of light, oxygen and/or hea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粉末状二有机锡二羧酸盐的方法,包括在无溶剂和吸附剂的情况下,将式I的二有机锡氧化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C8烷基,在45℃至70℃的温度下与式II的二羧酸反应,其中R3为C1-C18亚烷基,5至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苯基,C1-C18烯基或1或2个羟基取代的C1-C8烷基,或其酐,并在反应和后续冷却阶段对反应混合物和产物进行持续彻底混合。因此,所得到的二有机锡二羧酸盐适用于稳定含氯聚合物,以抵抗光、氧和/或热的损害作用。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