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cyclomaltoheptaose | 1080633-9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cyclomaltoheptaose
英文别名
——
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cyclomaltoheptaose化学式
CAS
1080633-90-4
化学式
C126H238N42O35Si7
mdl
——
分子量
3098.13
InChiKey
FPEJLQGTLKFNDC-UAATUYI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12
  • 重原子数:
    210.0
  • 可旋转键数:
    91.0
  • 环数:
    2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005.6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cyclomaltoheptaose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4%的产率得到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cyclomaltoheptaos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β-环糊精的炭疽毒素抑制剂的对称互补指导设计:面选择性功能化聚阳离子簇的合成及其相对活性
    摘要:
    通过利用面选择性Cu I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1,3-环加成反应,胺-异硫氰酸酯偶联以及烯丙基氢硼化-氧化/开发了三种基于β-环糊精(βCD)支架的潜在炭疽毒素抑制剂新系列。羟基→胺替代反应。分子设计遵循均相官能化的聚阳离子βCD衍生物与保护性抗原(PA)之间的“对称性-互补性”概念,PA是已知形成C 7的炭疽毒素的一种成分致死和浮肿因子利用细胞膜上的对称孔获得细胞溶质的通道。本文报道了一系列阳离子分子的数量,排列和表面位置不同的βCD衍生物的合成和抗毒素活性。这些结果为新候选人对抗炭疽威胁的结构-活动关系发展计划奠定了基础。
    DOI:
    10.1002/cmdc.201000419
  • 作为产物:
    描述:
    heptakis[6-O-tert-butyldimethylsiyl-2,3-di-O-(3-methanesulfonyloxypropyl)]cyclomaltoheptaos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4%的产率得到heptakis[2,3-di-O-(3-azidoprop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cyclomaltoheptaos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β-环糊精的炭疽毒素抑制剂的对称互补指导设计:面选择性功能化聚阳离子簇的合成及其相对活性
    摘要:
    通过利用面选择性Cu I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1,3-环加成反应,胺-异硫氰酸酯偶联以及烯丙基氢硼化-氧化/开发了三种基于β-环糊精(βCD)支架的潜在炭疽毒素抑制剂新系列。羟基→胺替代反应。分子设计遵循均相官能化的聚阳离子βCD衍生物与保护性抗原(PA)之间的“对称性-互补性”概念,PA是已知形成C 7的炭疽毒素的一种成分致死和浮肿因子利用细胞膜上的对称孔获得细胞溶质的通道。本文报道了一系列阳离子分子的数量,排列和表面位置不同的βCD衍生物的合成和抗毒素活性。这些结果为新候选人对抗炭疽威胁的结构-活动关系发展计划奠定了基础。
    DOI:
    10.1002/cmdc.2010004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iloring β-Cyclodextrin for DNA Complexation and Delivery by Homogeneous Functionalization at the Secondary Face
    作者:Fernando Ortega-Caballero、Carmen Ortiz Mellet、Loïc Le Gourriérec、Nicolas Guilloteau、Christophe Di Giorgio、Pierre Vierling、Jacques Defaye、José M. García Fernández
    DOI:10.1021/ol802081z
    日期:2008.11.20
    An efficient general strategy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functional elements onto the secondary hydroxyl rim of beta-cyclodextrin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series of C-7-symmetric homogeneous macromolecular polycations with improved DNA complexing and delivery propertie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