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 | 1256487-2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
英文别名
——
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化学式
CAS
1256487-28-1
化学式
C54H100O30Si2
mdl
——
分子量
1285.54
InChiKey
RJMMJVULLOTWIJ-BNCUTEI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6
  • 重原子数:
    86.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2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52.9
  • 氢给体数:
    16.0
  • 氢受体数:
    3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碘甲烷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2(I), 2(II), 2(III), 2(IV), 2(V), 2(VI), 3(I), 3(II), 3(III), 3(IV), 3(V), 3(VI), 6(II), 6(III), 6(V),6(VI)-hexadeca-O-methyl-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
    参考文献:
    名称:
    α-Cyclodextrins reversibly capped with disulfide bonds
    摘要:
    Per-O-methyl-6I,6IV-disulfanyl-6I,6IV-dideoxy-α-cyclodextrin 在 pH 9 下经历空气氧化,专门形成具有分子内二硫键覆盖 C6I 和 C6IV 位置的单体。相反,其非甲基化类似物6I,6IV-二硫基-6I,6IV-二脱氧-α-环糊精在相同条件下给出单体和二聚体的混合物。分子模型表明,在两种单体情况下,二硫键有效地封闭了环糊精空腔的初级边缘。封端环糊精的二硫键可以通过用二硫苏糖醇还原来裂解。因此,大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施加外部刺激来互换开放式和杯状形式。
    DOI:
    10.1039/c0nj00126k
  • 作为产物:
    描述:
    2(I), 2(II), 2(III), 2(IV), 2(V), 2(VI), 3(I), 3(II), 3(III), 3(IV), 3(V), 3(VI), 6(II), 6(III), 6(V),6(VI)-hexadeca-O-benzyl-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20.0 ℃ 、4.0 MPa 条件下, 反应 5.0h, 以82%的产率得到6(I),6(IV)-di-O-triisopropylsilyl-α-cyclodextrin
    参考文献:
    名称:
    α-Cyclodextrins reversibly capped with disulfide bonds
    摘要:
    Per-O-methyl-6I,6IV-disulfanyl-6I,6IV-dideoxy-α-cyclodextrin 在 pH 9 下经历空气氧化,专门形成具有分子内二硫键覆盖 C6I 和 C6IV 位置的单体。相反,其非甲基化类似物6I,6IV-二硫基-6I,6IV-二脱氧-α-环糊精在相同条件下给出单体和二聚体的混合物。分子模型表明,在两种单体情况下,二硫键有效地封闭了环糊精空腔的初级边缘。封端环糊精的二硫键可以通过用二硫苏糖醇还原来裂解。因此,大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施加外部刺激来互换开放式和杯状形式。
    DOI:
    10.1039/c0nj00126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