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262232-9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262232-97-2
化学式
C68H66F3N3O24
mdl
——
分子量
1366.27
InChiKey
XCDRMWQOTPUSRE-FAUIREF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23
  • 重原子数:
    98.0
  • 可旋转键数:
    23.0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18.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选择性酶促糖基化反应合成不对称的N-糖类作为通用核心底物,实现结构多样化。
    摘要:
    细胞表面的N-聚糖具有独特的特征,可被不同的聚糖结合蛋白(GBP)和病原体识别。人类中的大多数聚糖是不对称和异构的,但由于缺乏研究性,人们对其生物学功能的了解还不够。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改进的N不对称策略-聚糖的组装和多样化,使用设计的通用核心底物进行化学制备,用于选择性酶促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在微阵列中使用所得的26个在不同触角上带有唾液酸残基的明确定义的聚糖作为代表性应用,以分析禽流感病毒(H5N2)的血凝素(HA)的结合特异性。我们发现与Neu5Ac-Gal表位连接到不同分支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有独特的结合亲和力,并且在结合不同分支上的末端半乳糖方面只有很小的作用。总体而言,微阵列分析显示了分支偏向和基于上下文的识别模式。
    DOI:
    10.1021/acschembio.0c00359
  • 作为产物:
    描述:
    2,2,2-三氟-N-苯基亚氨代乙酰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模块合成和芯片上纳米级酶促糖基化技术构建N-聚糖微阵列
    摘要:
    据报道,一种有效的化学酶策略首次允许构建合成的N-聚糖聚焦微阵列。基于模块化方法,各种N‐聚糖核心结构已化学合成并共价固定在玻璃表面上。然后,通过印刷机器人,通过置于微阵列各个点顶部的纳米液滴中的三种不同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使印刷的结构酶促多样化。转化之后是对末端糖具有特异性的凝集素结合。与溶液相中进行的反应相比,纳米液滴中表面结合配体的这种酶促延伸将所需的珍贵糖基转移酶的数量减少了七个数量级。此外,仅可以选择已显示为特定糖基转移酶底物的那些配体以在阵列上延伸。这里描述的方法,
    DOI:
    10.1002/chem.2010012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