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p-acetophenyl) ditelluride | 132387-6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p-acetophenyl) ditelluride
英文别名
1,1'-(ditellanediylbis(4,1-phenylene))diethanone;1-[4-[(4-Acetylphenyl)ditellanyl]phenyl]ethanone
bis(p-acetophenyl) ditelluride化学式
CAS
132387-62-3
化学式
C16H14O2Te2
mdl
——
分子量
493.486
InChiKey
ZVLQBHPTEQIFQ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氯苯硼酸bis(p-acetophenyl) ditelluride二甲基亚砜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89%的产率得到1-(4-((4-chlorophenyl)tellanyl)phen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绿色条件下合成不对称二有机硫属元素硫属化合物:使用碘/ DMSO系统,无溶剂和无金属方法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种绿色的碘催化方案,可用于访问不同类型的不对称二有机基硫属元素化物。这种新方法可以在没有溶剂和金属的情况下使用。使用一当量的芳基硼酸,一半当量的各种二有机基二卤代二硫化物,碘(10摩尔%)作为催化剂和2当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氧化剂),以良好的产率获得所需的产物。在微波照射下10分钟的时间。
    DOI:
    10.1002/adsc.201500024
  • 作为产物:
    描述:
    1-(4-Tellanyl-phenyl)-ethanone 在 氧气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bis(p-acetophenyl) ditellu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Liu, Jianfei; Qiu, Mei; Zhou, Xunjun,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90, vol. 20, # 18, p. 2759 - 276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cetal Ditellurides as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Antiparasitic Agents toward <i>Leishmania amazonensis</i>
    作者:Pamela T. Bandeira、João Pedro A. Souza、Débora B. Scariot、Francielle P. Garcia、Celso V. Nakamura、Alfredo R. M. de Oliveira、Leandro Piovan
    DOI:10.1021/acsmedchemlett.9b00060
    日期:2019.5.9
    efforts to find new potential antileishmanial drugs. In this context, antiprotozoal activities toward different Leishmania specie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hypervalent tellurium compounds, which motivated us to investig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eishmanicidal properties of some nonhypervalent diaryl ditellurides. Thus, this work describes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Leishmania amazonensis and the cytotoxicities
    利什曼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也是至少 98 个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主要影响最贫困人口。可用于治疗利什曼病的药物和化疗有一些局限性,这清楚地证明了寻找新的潜在抗利什曼病药物的努力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高价化合物对不同利什曼原虫物种具有抗原虫活性,这促使我们首次研究一些非高价二芳基二化物的杀利什曼病特性。因此,这项工作描述了针对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的体外活性和二芳基二化物的细胞毒性。二化物 LQ7 在亚微摩尔平下对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具有很强的杀利什曼病活性(IC50 分别为 0.9 ± 0.1 和 0.5 ± 0.1 μmol L-1),并且选择性指数高于参考药物米替福辛。这项初步研究表明,二芳基二化物可能是开发利什曼病治疗新药的有前景的支架。
  • LIU, JIANFEI;QIU, MEI;ZHOU, XUNJUN, SYNTH. COMMUN., 20,(1990) N8, C. 2759-2767
    作者:LIU, JIANFEI、QIU, MEI、ZHOU, XUNJU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