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kaempferol 3-O-rhamnoside 7-O-rhamnos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kaempferol 3-O-rhamnoside 7-O-rhamnoside
英文别名
kaempferitrin;5-Hydroxy-2-(4-hydroxyphenyl)-3,7-bis[[(2R,3S,4S,5S,6R)-3,4,5-trihydroxy-6-methyloxan-2-yl]oxy]chromen-4-one
kaempferol 3-O-rhamnoside 7-O-rhamnos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7H30O14
mdl
——
分子量
578.527
InChiKey
PUPKKEQDLNREIM-SLVXTXD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225
  • 氢给体数:
    8
  • 氢受体数:
    1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暴露于异丁基 S-2-二乙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盐的拟南芥 (L.) 中四种新型类黄酮加合物的鉴定作为潜在的植物暴露生物标志物
    摘要:
    由于植被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植物是有毒化学品的良好候选者。植物中的许多成分可能与有毒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暴露生物标志物。化学战剂对内源性植物成分进行修饰而形成的植物生物标志物尚未见报道。在本文中,模型植物拟南芥(L.) 暴露于神经毒剂异丁基S-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酯 (iBuVX)。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法鉴定了一些特征离子,并记录和解释了它们的产物离子质谱。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裂解途径,包括糖苷、鼠李糖和异丁烯的中性损失。异丁基甲基膦酰基修饰的类黄酮是从产物离子的分配推导出来的。子离子的元素组成和精确质量与建议的裂解途径匹配良好。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参比物的合成,证明神经性毒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合位点为黄酮类化合物苯环上的羟基,1 H- 31证实了这一点。P HMBC 核磁共振。膦酰基修饰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植物中的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在 iBuVX 暴露植物的叶子中鉴定
    DOI:
    10.1039/d2ra0687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dentification of four novel flavonoid adducts in <i>Arabidopsis thaliana</i> (L.) exposed to isobutyl <i>S</i>-2-diethylaminoethyl methylphosphonothiolate as potential plant exposure biomarkers
    作者:Zhongfang Xing、Ruiqian Zhang、Zhehui Zhao、Liangliang Wang、Ling Yuan、Huilan Yu、Yang Yang、Yuntao Yang、Shilei Liu、Chengxin Pei
    DOI:10.1039/d2ra06879f
    日期:——
    toxic chemicals to produce exposure biomarkers. Plant biomarkers form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endogenous plant components by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model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 (L.) was exposed to the nerve agent isobutyl S-2-diethylaminoethyl methylphosphonothiolate (iBuVX). Some characteristic ions were identifi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由于植被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植物是有毒化学品的良好候选者。植物中的许多成分可能与有毒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暴露生物标志物。化学战剂对内源性植物成分进行修饰而形成的植物生物标志物尚未见报道。在本文中,模型植物拟南芥(L.) 暴露于神经毒剂异丁基S-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酯 (iBuVX)。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法鉴定了一些特征离子,并记录和解释了它们的产物离子质谱。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裂解途径,包括糖苷、鼠李糖和异丁烯的中性损失。异丁基甲基膦酰基修饰的类黄酮是从产物离子的分配推导出来的。子离子的元素组成和精确质量与建议的裂解途径匹配良好。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参比物的合成,证明神经性毒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合位点为黄酮类化合物苯环上的羟基,1 H- 31证实了这一点。P HMBC 核磁共振。膦酰基修饰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植物中的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在 iBuVX 暴露植物的叶子中鉴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