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4'-(phenylazanediyl)bis(4,1-phenylene))bis(3-hydroxy-4H-chromen-4-one) | 1248337-1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4'-(phenylazanediyl)bis(4,1-phenylene))bis(3-hydroxy-4H-chromen-4-one)
英文别名
3-hydroxy-2-[4-(N-[4-(3-hydroxy-4-oxochromen-2-yl)phenyl]anilino)phenyl]chromen-4-one
2,2'-(4,4'-(phenylazanediyl)bis(4,1-phenylene))bis(3-hydroxy-4H-chromen-4-one)化学式
CAS
1248337-18-9
化学式
C36H23NO6
mdl
——
分子量
565.582
InChiKey
DJOMUCOPGQEO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4
  • 重原子数:
    4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6.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氧水 、 sodium hydroxide 、 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生成 2,2'-(4,4'-(phenylazanediyl)bis(4,1-phenylene))bis(3-hydroxy-4H-chrome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多支化对3-羟基黄酮基发色团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一系列的一维,二维和基于3-羟基黄酮(三支生色团1 - 3)已经被合成为多支化的发色团显示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第一个例子。由给电子的三苯胺核连接的3-羟基黄酮支链之间的偶联表现为2的红移和不对称吸收带,而3的吸收则取决于给体强度的划分。通过飞秒荧光上转换研究了它们的激发态电荷转移(ESCT)耦合的ESIPT动力学,并证明了它们与荧光光谱中正常/互变异构体发射的比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1和如图2所示,与4′- N,N-二烷基氨基-3-羟基黄酮类似物相比,随着供体强度的增加,ESIPT似乎在乙腈的更具极性的溶剂中停止。然而,类似的依赖性1 - 3尽管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溶剂极性上的“ N”表示在正常激发态(N *)时类似的电荷转移特性。正如理论方法所证明的那样,应从中发生荧光和ESIPT的振动弛豫(几何优化)N *的前沿轨道位于一个特定的分支上,从而导致相似的发射模式和动力学
    DOI:
    10.1021/jp105542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s of Multibranching on 3-Hydroxyflavone-Based Chromophores and the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Dynamics
    作者:Chao-Chen Lin、Chyi-Lin Chen、Min-Wen Chung、Yi-Ju Chen、Pi-Tai Chou
    DOI:10.1021/jp105542z
    日期:2010.9.30
    chromophores demonstrating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ESIPT). Coupling between the 3-hydroxyflavone branches connected by an electron-donating triphenylamine core is manifested in the red-shifted and asymmetric absorption band of 2, whereas the absorption of 3 is governed by the divided donor strength. Their excited-state charge-transfer (ESCT)-coupled ESIPT dynamics is investigated via
    一系列的一维,二维和基于3-羟基黄酮(三支生色团1 - 3)已经被合成为多支化的发色团显示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第一个例子。由给电子的三苯胺核连接的3-羟基黄酮支链之间的偶联表现为2的红移和不对称吸收带,而3的吸收则取决于给体强度的划分。通过飞秒荧光上转换研究了它们的激发态电荷转移(ESCT)耦合的ESIPT动力学,并证明了它们与荧光光谱中正常/互变异构体发射的比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1和如图2所示,与4′- N,N-二烷基氨基-3-羟基黄酮类似物相比,随着供体强度的增加,ESIPT似乎在乙腈的更具极性的溶剂中停止。然而,类似的依赖性1 - 3尽管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溶剂极性上的“ N”表示在正常激发态(N *)时类似的电荷转移特性。正如理论方法所证明的那样,应从中发生荧光和ESIPT的振动弛豫(几何优化)N *的前沿轨道位于一个特定的分支上,从而导致相似的发射模式和动力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