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R,3R)-4-azido-1,2-dihydroxy-2,3-O-isopropylidenebutanoate | 873550-7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R,3R)-4-azido-1,2-dihydroxy-2,3-O-isopropylidenebuta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2R,3R)-4-azido-1,2-dihydroxy-2,3-O-isopropylidenebutanoate化学式
CAS
873550-73-3
化学式
C8H13N3O4
mdl
——
分子量
215.209
InChiKey
HPDDWEBPMYZPJP-PHDIDXH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9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93.5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R,3R)-4-azido-1,2-dihydroxy-2,3-O-isopropylidenebutanoat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8%的产率得到(2S,3R)-4-azido-2,3-O-isopropylidene-1,2,3-butanetriol
    参考文献:
    名称:
    Enantiomerically pure 4-amino-1,2,3-trihydroxybutylphosphonic acids
    摘要:
    (1S,2R,3S)-、(1R,2R,3S)-和(1S,2R,3R)-4-氨基-1,2,3-三羟基丁基膦酸被成功合成。该合成策略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相应的4-叠氮-2,3-O-异丙叉基-L-苏 sugar或-D-赤 sugar,添加二烷基次磷酸酯,分离C-1异构体O,O-二苯甲基膦酸酯,还原叠氮基团以及去除保护基团。最终产物中的(2R,3S)和(2R,3R)构型通过使用乙酸-D-异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作为起始材料来实现。在4-叠氮-2,3-O-异丙叉基-L-苏糖或-D-赤糖的羰基加成过程中,其立体化学路径遵循先前为2,3-O-异丙叉基-D-甘油醛等化合物建立的模式,实现了类似的(3:1-4:1)对映选择性。(C)2005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注:上述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可能不完全标准,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化学命名规则和文献。
    DOI:
    10.1016/j.tet.2005.09.057
  • 作为产物:
    描述:
    D-erythronolactone acetonide碘甲烷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52%的产率得到methyl (2R,3R)-4-azido-1,2-dihydroxy-2,3-O-isopropylidene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antiomerically pure 4-amino-1,2,3-trihydroxybutylphosphonic acids
    摘要:
    (1S,2R,3S)-、(1R,2R,3S)-和(1S,2R,3R)-4-氨基-1,2,3-三羟基丁基膦酸被成功合成。该合成策略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相应的4-叠氮-2,3-O-异丙叉基-L-苏 sugar或-D-赤 sugar,添加二烷基次磷酸酯,分离C-1异构体O,O-二苯甲基膦酸酯,还原叠氮基团以及去除保护基团。最终产物中的(2R,3S)和(2R,3R)构型通过使用乙酸-D-异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作为起始材料来实现。在4-叠氮-2,3-O-异丙叉基-L-苏糖或-D-赤糖的羰基加成过程中,其立体化学路径遵循先前为2,3-O-异丙叉基-D-甘油醛等化合物建立的模式,实现了类似的(3:1-4:1)对映选择性。(C)2005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注:上述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可能不完全标准,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化学命名规则和文献。
    DOI:
    10.1016/j.tet.2005.09.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7816560B1
    申请人:——
    公开号:US7816560B1
    公开(公告)日:2010-10-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