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allylchroman-2-one | 1312773-6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4-allylchroman-2-one
英文别名
(4S)-4-prop-2-enyl-3,4-dihydrochromen-2-one
(S)-4-allylchroman-2-one化学式
CAS
1312773-69-5
化学式
C12H12O2
mdl
——
分子量
188.226
InChiKey
XYTHRVVVPZBIJM-VIFPVBQ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Oxo-2H-1-benzopyran-3-carboxylic acid t-butyl ester 在 3CF3O3S(1-)*C32H50N4O4*Yb(3+)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9.0h, 生成 (S)-4-allylchrom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香豆素的催化不对称共轭烯丙基化
    摘要:
    催化不对称共轭烯丙基化已成功开发,以合成潜在的药理活性的4-烯丙基-2-氧代苯并二氢吡喃骨架。通过使用N,N'-二氧化物-Yb(OTf)3激活香豆素并使用(CuOTf)2 •C 7 H 8来通过跨金属化激活四烯丙基环丁胺,采用双重激活策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
    DOI:
    10.1021/ol201312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Asymmetric Conjugate Allylation of Coumarins
    作者:Yulong Kuang、Xiaohua Liu、Lu Chang、Min Wang、Lili Lin、Xiaoming Feng
    DOI:10.1021/ol201312y
    日期:2011.8.5
    A catalytic asymmetric conjugate allyla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4-allyl-2-oxochroman skeletons. A dual activation strategy was employed by using N,N′-dioxide-Yb(OTf)3 to activate coumarins and using (CuOTf)2•C7H8 to activate tetraallyltin via transmetalation, respectively. Good yields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were obtain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催化不对称共轭烯丙基化已成功开发,以合成潜在的药理活性的4-烯丙基-2-氧代苯并二氢吡喃骨架。通过使用N,N'-二氧化物-Yb(OTf)3激活香豆素并使用(CuOTf)2 •C 7 H 8来通过跨金属化激活四烯丙基环丁胺,采用双重激活策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氢化肉桂酸内酯 反式环丁烷-1,2-d2 N1-叔丁氧羰基2-(2-氧代色满)-3-甲酰肼 N-(3-((4-氨基丁基)(3-氨基丙基)氨基)丙基)-4-(二(2-氯乙基)氨基)苯丁酰胺 8-羟基-4-甲基-3,4-二氢-2H-色烯-2-酮 8-羟基-3,4-二氢色烯-2-酮 8-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8-甲基-3,4-二氢香豆素 8-乙基-3,4-二氢色烯-2-酮 7-羟基苯并二氢吡喃-2-酮 7-羟基-6-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7-羟基-4-萘-2-基-3,4-二氢色烯-2-酮 7-羟基-4-萘-1-基-3,4-二氢色烯-2-酮 7-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7-甲基色满-2-酮 7-三氟乙酰氨基-3,4-二氢香豆素 6-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6-羟基色满-2-酮 6-羟基-4,4,5,8-四甲基-3,4-二氢香豆素 6-碘苯并二氢吡喃-2-酮 6-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6-溴苯并二氢吡喃-2-酮 6-溴-7-羟基苯并二氢吡喃-2-酮 6-溴-4,4-二甲基色满-2-酮 6-氯苯并二氢吡喃-2-酮 6-氯-4-甲基-3,4-二氢色烯-2-酮 6-氨基-4,4,5,7,8-五甲基色满-2-酮 6-乙基-7-羟基-3,4-二氢香豆素 6,7-二羟基-3,4-二氢色烯-2-酮 6,7-二甲氧基-4-甲基-2-色满酮 6,7-二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5-甲氧基-3,4-二氢色烯-2-酮 5,7-二羟基苯并二氢吡喃-2-酮 5,7-二羟基-4-亚氨基-2-氧代色满 4-甲基-3,4-二氢色烯-2-酮 4-氨基-2-氧代-4-色满羧酸 4,7-二甲基-3,4-二氢色烯-2-酮 4,4,8-三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酮 3-羟基-2H-苯并吡喃-2-酮 3-溴-4-氟-3,4-二氢色烯-2-酮 3-乙酰基-4-甲基-3,4-二氢色烯-2-酮 3-乙酰基-4-丙-2-烯基-3,4-二氢色烯-2-酮 3-乙酰基-3,4-二氢色烯-2-酮 3-乙基色满-2-酮 3-(哌啶羰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3-(2-丙烯基)-2-(乙氧羰基)香豆素 3,4-二溴-6-(溴甲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3,4-二溴-3,4-二氢香豆素 3,4-二氢泽兰内酯 3,4-二氢-6-甲基-2H-1-苯并吡喃-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