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cetamid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 | 153718-5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cetamid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
英文别名
N-[(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4-yl)methyl]acetamide
4-(acetamid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53718-56-0
化学式
C14H20N2O3
mdl
——
分子量
264.324
InChiKey
UBWWLDGODJYCI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9.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acetamid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78%的产率得到4-(amin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马卡鲁胺生物碱的吡咯喹啉核的合成研究。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马卡鲁胺 D 的合成
    摘要:
    吡咯并 [4,3,2-de] 喹啉系统的新合成方法具有一类海洋生物碱的特征,包括 prianosins、discorhabdins 和其他抗肿瘤剂。该方法以 makluvamine D 的全合成为例,这是一种从海绵 Zyxxya 中分离的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马赛利斯。该路线从使用 (2,3-二甲氧基苯基) 肼 (29) 和二氢呋喃的 Fischer 吲哚合成开始,所得色氨酸 32 作为其二甲苯磺酸酯 34 被保护。在吲哚的 C4 处硝化,然后还原和环化,得到三环 41,用硝酸铈铵将其氧化为亚氨基醌 42。色胺取代吡咯并喹啉的 C7 甲氧基取代基只能通过盐 42 和,
    DOI:
    10.1021/ja00084a0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3,4-Dimethoxy-benzyliden)-cyan-essigsaeure-ethylest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盐酸碘苯二乙酸氢气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氯仿 为溶剂, 25.0 ℃ 、317.16 kPa 条件下, 反应 55.0h, 生成 4-(acetamido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马卡鲁胺生物碱的吡咯喹啉核的合成研究。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马卡鲁胺 D 的合成
    摘要:
    吡咯并 [4,3,2-de] 喹啉系统的新合成方法具有一类海洋生物碱的特征,包括 prianosins、discorhabdins 和其他抗肿瘤剂。该方法以 makluvamine D 的全合成为例,这是一种从海绵 Zyxxya 中分离的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马赛利斯。该路线从使用 (2,3-二甲氧基苯基) 肼 (29) 和二氢呋喃的 Fischer 吲哚合成开始,所得色氨酸 32 作为其二甲苯磺酸酯 34 被保护。在吲哚的 C4 处硝化,然后还原和环化,得到三环 41,用硝酸铈铵将其氧化为亚氨基醌 42。色胺取代吡咯并喹啉的 C7 甲氧基取代基只能通过盐 42 和,
    DOI:
    10.1021/ja00084a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Studies of the Pyrroloquinoline Nucleus of the Makaluvamine Alkaloids. Synthesis of the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 Makaluvamine D
    作者:James D. White、Kraig M. Yager、Takayuki Yakura
    DOI:10.1021/ja00084a026
    日期:1994.3
    A new synthesis of the pyrrolo[4,3,2-de]quinoline system characteristic of a class of marine alkaloids which includes the prianosins, discorhabdins, and other antineoplastic agent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pproach is exemplified in a total synthesis of makluvamine D, a topoisomcrase II inhibitor isolated from the sponge Zyxxya cf. marsailis. The route begins with a Fischer indole synthesis employing
    吡咯并 [4,3,2-de] 喹啉系统的新合成方法具有一类海洋生物碱的特征,包括 prianosins、discorhabdins 和其他抗肿瘤剂。该方法以 makluvamine D 的全合成为例,这是一种从海绵 Zyxxya 中分离的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马赛利斯。该路线从使用 (2,3-二甲氧基苯基) 肼 (29) 和二氢呋喃的 Fischer 吲哚合成开始,所得色氨酸 32 作为其二甲苯磺酸酯 34 被保护。在吲哚的 C4 处硝化,然后还原和环化,得到三环 41,用硝酸铈铵将其氧化为亚氨基醌 42。色胺取代吡咯并喹啉的 C7 甲氧基取代基只能通过盐 42 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