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 | 1531634-0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531634-04-4
化学式
C12H12N2O4
mdl
——
分子量
248.238
InChiKey
QZYBUOGLNVSFF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84.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氯化亚砜丁腈1-羟基苯并三唑caesium carbonate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三氟乙酸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7.42h, 生成 (2S)-2-{[2-(2,6-Dimethoxyphenyl)-1-(4-pyridyl)imidazol-4-yl]carbonylamino}-4-methylpent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衍生的神经降压素 1 受体激动剂
    摘要:
    一个寻找神经降压素-1 (NTR1) 受体完全激动剂的支架跳跃程序确定了探针分子ML301 ( 1 ) 和相关类似物,包括其萘基类似物 ( 14 ),它们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化合物1显示出完全激动剂行为 (79–93%),对 NTR1的 EC 50为 2.0–4.1 μM。化合物1在 Ca 动员 FLIPR 测定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在 298 nM 时效率为 93%),与其通过 G q偶联途径发挥作用一致,并且相对于 NTR2 和 GPR35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进一步分析中,1表现出低滥交的可能性和良好的整体药理学数据。本报告描述了1和相关类似物的发现、合成和 SAR 。还介绍了最初的体外药理学特征。
    DOI:
    10.1016/j.bmcl.2013.11.0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6-二甲氧基苯甲醛sodium acet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2-(2,6-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衍生的神经降压素 1 受体激动剂
    摘要:
    一个寻找神经降压素-1 (NTR1) 受体完全激动剂的支架跳跃程序确定了探针分子ML301 ( 1 ) 和相关类似物,包括其萘基类似物 ( 14 ),它们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化合物1显示出完全激动剂行为 (79–93%),对 NTR1的 EC 50为 2.0–4.1 μM。化合物1在 Ca 动员 FLIPR 测定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在 298 nM 时效率为 93%),与其通过 G q偶联途径发挥作用一致,并且相对于 NTR2 和 GPR35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进一步分析中,1表现出低滥交的可能性和良好的整体药理学数据。本报告描述了1和相关类似物的发现、合成和 SAR 。还介绍了最初的体外药理学特征。
    DOI:
    10.1016/j.bmcl.2013.11.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