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3-O-benzyl-2-desoxy-6-O-tosyl-4-O-(6-O-tosyl-β-D-arabino-hexopyranosyl)-α-D-arabino-hexopyranosid | 100604-0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3-O-benzyl-2-desoxy-6-O-tosyl-4-O-(6-O-tosyl-β-D-arabino-hexopyranosyl)-α-D-arabino-hexopyranosid
英文别名
——
Benzyl-3-O-benzyl-2-desoxy-6-O-tosyl-4-O-(6-O-tosyl-β-D-arabino-hexopyranosyl)-α-D-arabino-hexopyranosid化学式
CAS
100604-04-4
化学式
C40H46O13S2
mdl
——
分子量
798.929
InChiKey
SLKPYQNIFCFILS-HKAQGKE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5
  • 重原子数:
    55.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73.35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1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3-O-benzyl-2-desoxy-6-O-tosyl-4-O-(6-O-tosyl-β-D-arabino-hexopyranosyl)-α-D-arabino-hexopyranos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吡啶乙醚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2,6-Dideoxy-4-O-(2,6-dideoxy-β-D-arabino-hexopyranosyl)-D-arabino-hexopy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N-碘代琥珀酰亚胺过程中β-糖基化的研究:正霉素末端二糖单元的合成
    摘要:
    在N-碘丁二酰亚胺的3,4-二-O-乙酰基1,5,5-脱水-2-脱氧-D-阿拉伯糖-己-1-烯醛酸甲酯(8)中的糖基化反应为1.6:2.3脱水-β-D-甘露吡喃糖(7)是结晶的2'-脱氧-2'-碘-β-D-葡萄糖衍生物9及其α-D-甘露糖异构体10的二糖,在非还原环中具有不寻常的半舟构象以大约1:1的比例 由8与1,6-脱水-2-脱氧糖15a反应形成糖苷间异头三糖16和15,得到相似的结果。17。在16轻度无水开环至苄基糖苷18之后,通过同时氢解和甲氧基羰基还原以及随后的区域选择性酯化反应获得6,6'-二甲苯磺酸酯20。在最后的还原步骤中,在两个环中均获得具有D-阿拉伯糖构型的2,2',6,6'-四氢呋喃二糖22,其末端双糖片段BC在各种原霉素中。B. 1至3代表。
    DOI:
    10.1002/jlac.19861986060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碘代琥珀酰亚胺过程中β-糖基化的研究:正霉素末端二糖单元的合成
    摘要:
    在N-碘丁二酰亚胺的3,4-二-O-乙酰基1,5,5-脱水-2-脱氧-D-阿拉伯糖-己-1-烯醛酸甲酯(8)中的糖基化反应为1.6:2.3脱水-β-D-甘露吡喃糖(7)是结晶的2'-脱氧-2'-碘-β-D-葡萄糖衍生物9及其α-D-甘露糖异构体10的二糖,在非还原环中具有不寻常的半舟构象以大约1:1的比例 由8与1,6-脱水-2-脱氧糖15a反应形成糖苷间异头三糖16和15,得到相似的结果。17。在16轻度无水开环至苄基糖苷18之后,通过同时氢解和甲氧基羰基还原以及随后的区域选择性酯化反应获得6,6'-二甲苯磺酸酯20。在最后的还原步骤中,在两个环中均获得具有D-阿拉伯糖构型的2,2',6,6'-四氢呋喃二糖22,其末端双糖片段BC在各种原霉素中。B. 1至3代表。
    DOI:
    10.1002/jlac.1986198606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