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iodo-3,6,9,12-tetraoxapentadec-14-yne | 1383528-7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iodo-3,6,9,12-tetraoxapentadec-14-yne
英文别名
3-(2-{2-[2-(2-Iodoethoxy)-ethoxy]-ethoxy}-ethoxy)-propyne;3-[2-[2-[2-(2-iodoethoxy)ethoxy]ethoxy]ethoxy]prop-1-yne
1-iodo-3,6,9,12-tetraoxapentadec-14-yne化学式
CAS
1383528-70-8
化学式
C11H19IO4
mdl
——
分子量
342.174
InChiKey
WDMKKDBMLOHHP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2.2±37.0 °C(Predicted)
  • 密度:
    1.43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iodo-3,6,9,12-tetraoxapentadec-14-yne草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6.6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使用胶束辅助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标记技术合理设计超分子动态蛋白质组件
    摘要:
    在生物系统中,蛋白质自组装成高阶超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包括计算和合理设计策略在内的遗传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方法,可用于设计具有高精度和高保真度的合成蛋白复合物。尽管有用,但大多数报道的蛋白质复合物缺乏动态行为,这可能限制了它们的潜在应用。相反,使用化学策略进行蛋白质工程设计为设计具有刺激响应功能和适应行为的蛋白质复合物提供了极好的可能性。但是,基于化学策略的设计不准确,因此会产生难以表征的多分散样品。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超分子化学策略构建蛋白质复合物的简单设计原理。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胶束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标记技术来合成面部两亲合成蛋白的文库,该文库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蛋白质复合物。所提出的方法适合于合成分子量和尺寸可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笼子相媲美的蛋白质复合物文库。设计的蛋白质复合物显示出丰富的结构多样性,低聚状态,大小和表面电荷,可以通过大分子设计进行工程设计。
    DOI:
    10.1002/chem.201802824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炔基-四甘醇-甲磺酸酯 在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74%的产率得到1-iodo-3,6,9,12-tetraoxapentadec-14-yne
    参考文献:
    名称:
    Efficient synthesis of diverse heterobifunctionalized clickable oligo(ethylene glycol) linker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conjugation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系列适用于叠氮-炔烃点击化学的异双功能寡(乙烯)醇(OEG)连接子 sequential synthesis,用于生物偶联化学应用。这些生物正交连接子的合成是通过将OEG中的一个羟基转化为炔烃或叠氮功能团,进而进行去对称化来完成的。OEG上的远端羟基则通过4-硝基苯基碳酸酯或美克酸酯(–OMs)基团进行活化。–OMs功能团作为一种有用的前驱体,用于形成包含不同高度反应性末端基团的多种异双功能化OEG连接子,例如:碘、–NH2、–SH和马来酰亚胺,这些基团与炔烃或叠氮功能团具有正交性。此外,炔烃和叠氮末端的OEG可通过采用Cu(I)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点击反应生成更大的离散聚(乙烯)醇(PEG)连接子(例如,PEG16和PEG24)。通过将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肽环(Arg-Gly-Asp-D-Phe-Lys)(cRGfKD)和荧光探针硫酸铑胺B附着于这些可点击的异双功能OEG中,证明了它们在生物偶联化学中的实用性。本文所呈现的合成方法适合于从易得且廉价的起始材料大规模生产多种新型异双功能化OEG。
    DOI:
    10.1039/c2ob26968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PHOBIN MIMICS: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申请人: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公开号:US20170231260A1
    公开(公告)日:2017-08-17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hydrophobin mimics of formula (I) comprising a protein head group, hydrophilic linker and hydrophobic tail and to a process for synthesis of library of hydrophobin mimics thereof. The hydrophobin mimic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elf-assemble to form protein nanoparticles/nanocontainer either alone or in a specified chemical environment. The hydrophobin mimics (I)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ind application in area of bio-nanotechnology.
    本发明揭示了公式(I)的疏蛋白模拟物,包括蛋白质头基团、亲性连接剂和疏性尾部,并揭示了一种合成该疏蛋白模拟物库的方法。本发明的疏蛋白模拟物可以自组装形成蛋白质纳米粒子/纳米容器,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在特定化学环境中。本发明的疏蛋白模拟物(I)在生物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应用。
  • B–Z transition of (dA-T)n duplexes induced by a spermine porphyrin-conjugate via an intermediate DNA conformation
    作者:Hideaki Sasaki、Shigeki Sasaki
    DOI:10.1039/c3cc45213a
    日期:——
    The spermine conjugate of the cationic porphyrin ligand (1) selectively induced the B–Z transition of the [(dA-T)n]2 sequence at low salt concentrations. The [(dG-C)n]2 sequence was not transformed into the Z-form. The B–Z transition was induced via an intermediate DNA conformation, which was formed by the external binding and formation of an assembly of 1 onto B-DNA.
    阳离子卟啉配体 (1) 的精胺缀合物在低盐浓度下选择性诱导 [(dA-T)n]2 序列的 B→Z 转变。 [(dG-C)n]2 序列未转化为 Z 型。 B→Z 转变是通过中间 DNA 构象诱导的,该构象是通过 1 与 B-DNA 的外部结合和组装形成的。
  • Short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es of Cheloviolenes A and B and Dendrillolide C via Convergent Fragment Coupling Using a Tertiary Carbon Radical
    作者:Michelle R. Garnsey、Yuriy Slutskyy、Christopher R. Jamison、Peng Zhao、Juyeol Lee、Young Ho Rhee、Larry E. Overman
    DOI:10.1021/acs.joc.7b02458
    日期:2018.7.6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vergent fragment coupling strategy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es of a group of rearranged spongian diterpenoids that harbor the cis-2,8-dioxabicyclo[3.3.0]octan-3-one unit is described. The key bond disconnection relies on a late-stage fragment coupling between a tertiary carbon radical and an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 to unite two ring systems and form two new stereocenters
    描述了收敛性片段偶联策略的发展,该策略用于对具有顺式-2,8-二氧杂双环[3.3.0] octan-3-one单元的一组重排海绵状二萜进行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关键键的断开依赖于叔碳基团和缺电子烯烃之间的后期片段偶联,以结合两个环系统并以立体选择性和有效方式形成两个新的立体中心,其中一个是四元的。此策略适用于三个可重排的海绵状二萜,鹅绒素A和B以及树突内酯C的可扩展的14-15步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