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β-D-thioglucopyranoside | 1361332-9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β-D-thio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1-thio-beta-D-glucopyranoside;[(2R,3R,4R,5R,6S)-5-hydroxy-6-(4-methylphenyl)sulfanyl-3,4-bis(phenylmeth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β-D-thio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361332-96-8
化学式
C29H32O6S
mdl
——
分子量
508.635
InChiKey
KOPCEYMWWACUTR-JPHCZMG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4
  • 拓扑面积:
    9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β-D-thioglucopyranoside乙酰丙酸酐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4-Methylphenyl 6-O-acetyl-3,4-di-O-benzyl-2-O-levulinyl-1-thio-beta-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抑制单纯疱疹病毒 1 型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 3-O-磺化硫酸乙酰肝素八糖的合成
    摘要:
    细胞表面碳水化合物在许多生物学上重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硫酸乙酰肝素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多硫酸化多糖,除其他外,它参与了单纯疱疹病毒 1 型 (HSV-1) 感染的初始步骤。病毒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相互作用以促进宿主细胞附着和进入。已发现3- O-磺化硫酸乙酰肝素作为 HSV-1 进入受体发挥作用。实现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完整理解需要对此类寡糖进行化学合成,但这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合成两种不规则 3- O的简便方法-磺化硫酸乙酰肝素八糖,利用关键的二糖中间体来获得寡糖链组装的不同结构单元。尽管存在显着的结构差异,但制备的 3- O-磺化糖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阻断病毒感染,彼此之间具有显着的相似性。
    DOI:
    10.1038/nchem.107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抑制单纯疱疹病毒 1 型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 3-O-磺化硫酸乙酰肝素八糖的合成
    摘要:
    细胞表面碳水化合物在许多生物学上重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硫酸乙酰肝素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多硫酸化多糖,除其他外,它参与了单纯疱疹病毒 1 型 (HSV-1) 感染的初始步骤。病毒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相互作用以促进宿主细胞附着和进入。已发现3- O-磺化硫酸乙酰肝素作为 HSV-1 进入受体发挥作用。实现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完整理解需要对此类寡糖进行化学合成,但这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合成两种不规则 3- O的简便方法-磺化硫酸乙酰肝素八糖,利用关键的二糖中间体来获得寡糖链组装的不同结构单元。尽管存在显着的结构差异,但制备的 3- O-磺化糖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阻断病毒感染,彼此之间具有显着的相似性。
    DOI:
    10.1038/nchem.10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a Chimeric Glycolipid Bearing the Partially Acetylated Backbone of Sponge-Derived Agminoside E
    作者:Kevin Muru、Maude Cloutier、Arianne Provost-Savard、Sabrina Di Cintio、Océane Burton、Justin Cordeil、Marie-Christine Groleau、Jean Legault、Eric Déziel、Charles Gauthier
    DOI:10.1021/acs.joc.1c01907
    日期:2021.11.5
    We describe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 chimeric glycolipid bearing both the partially acetylated backbone of sponge-derived agminoside E and the (R)-3-hydroxydecanoic acid chain of bacterial rhamnolipids. The branched pentaglucolipid skeleton was achieved using a [3 + 2] disconnection approach. The β-(1 → 2) and β-(1 → 4)-glycosidic bond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NIS/Yb(OTf)3- and TMSOTf-mediated
    我们描述了一种嵌合糖脂的全合成过程,该糖脂具有海绵衍生的 agminoside E 的部分乙酰化主链和细菌鼠李糖脂的 ( R )-3-羟基癸酸链。使用 [3 + 2] 断开方法实现了支链五糖脂骨架。β-(1 → 2) 和 β-(1 → 4)-糖苷键是通过结合 NIS/Yb(OTf) 3 - 和 TMSOTf 介导的甲苯基立体选择性糖基化,N-苯基三酰亚胺酯和三酰亚胺酯供体。后期五乙酰化,(2-叠氮甲基)苯甲酰基的施陶丁格还原,然后连续流动微流体氢解完成了结构简化的糖脂的全合成,其聚糖部分的部分乙酰化模式与agminoside E相同。我们的研究为海绵来源的agminosides的全合成和了解它们在海绵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