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8-benzyloxycarbonyl-N1-tert-butoxycarbonylspermidine | 153815-2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8-benzyloxycarbonyl-N1-tert-butoxycarbonylspermidine
英文别名
benzyl N-[4-[3-[(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propylamino]butyl]carbamate
N<sup>8</sup>-benzyloxycarbonyl-N<sup>1</sup>-tert-butoxycarbonylspermidine化学式
CAS
153815-25-9
化学式
C20H33N3O4
mdl
——
分子量
379.5
InChiKey
OUGPEYFESBTPS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88.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8-benzyloxycarbonyl-N1-tert-butoxycarbonylspermid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N1,N4-双-Boc-亚精胺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electively Functionalized Spermidine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合成选择性保护 Boc、Fmoc 或 Z-亚精胺衍生物的方法。起始精胺,即 N8-苄氧羰基-N 1-叔丁氧羰基精胺,是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制备的。
    DOI:
    10.1055/s-1994-2540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蜜蜂病原类芽孢杆菌幼虫类青霉素的全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摘要:
    类青霉素是一组复杂的聚阳离子肽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由破坏性蜜蜂幼虫病原体类芽孢杆菌幼虫产生,引起致命的幼虫病美洲臭虫病 (AFB)。在此,我们报道了青霉素B2的收敛全合成和结构修正。合成了青霉素 B2 的特定立体异构体,以明确确认天然产物结构并评估生物活性。这些研究揭示了青霉素的 N 末端片段是一种重要的药效基团。使用蜜蜂幼虫和昆虫病原体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的感染试验表明,青霉霉素在蜜蜂幼虫生态位中击败了细菌竞争对手。最后,我们展示了将青霉素分类为潜在核糖体抑制剂的第一个数据。因此,我们的合成路线是了解P. larvae致病性以及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彻底的结构-活性-关系以及作用模式研究的又一步。
    DOI:
    10.1021/jacs.1c096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ORTHOGONALLY PROTECTED SPERMIDINE
    作者:K. Amssoms、K. Augustyns、A. Yamani、M. Zhang、A. Haemers
    DOI:10.1081/scc-120002114
    日期:——
    ABSTRACT A major problem in the use of spermidine for the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interesting compounds is the selective orthogonal protection of the three different amino groups.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Fukuyama reaction, starting from putrescine and 3-amino-1-propanol and affording N 8-benzyloxycarbonyl-N 1-tert-butyloxycarbonyl-N 4-(2-nitrobenzenesulfonyl)spermidine (5) in 5 steps in high
    摘要 使用亚精胺合成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化合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三个不同氨基的选择性正交保护。我们的方法基于福山反应,从腐胺和 3-氨基-1-丙醇开始,分 5 个步骤提供 N 8-苄氧羰基-N 1-叔丁氧羰基-N 4-(2-硝基苯磺酰基)亚精胺 (5)高产。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electively Functionalized Spermidine
    作者:Igor Levchine、Padinchare Rajan、Marianne Borloo、Willy Bollaert、Achiel Haemers
    DOI:10.1055/s-1994-25400
    日期:——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synthesis of selectively protected Boc, Fmoc or Z-spermidine derivatives. The starting spermidine, N8-benzyloxycarbonyl-N 1-tert-butoxycarbonylspermidine is prepared using a reductive amination.
    本文介绍了一种合成选择性保护 Boc、Fmoc 或 Z-亚精胺衍生物的方法。起始精胺,即 N8-苄氧羰基-N 1-叔丁氧羰基精胺,是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制备的。
  • Tot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Paenilamicins from the Honey Bee Pathogen <i>Paenibacillus larvae</i>
    作者:Timur Bulatov、Sebastian Gensel、Andi Mainz、Tam Dang、Timm O. Koller、Kerstin Voigt、Julia Ebeling、Daniel N. Wilson、Elke Genersch、Roderich D. Süssmuth
    DOI:10.1021/jacs.1c09616
    日期:2022.1.12
    Paenibacillus larvae causing the lethal brood disease American Foulbrood (AFB). Here, we report the convergent tot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revision of paenilamicin B2. Specific stereoisomers of paenilamicin B2 were synthesized for unambiguous confirmation of the natural product structure and for evalu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se studies revealed the N-terminal fragment of paenilamicin as an important
    类青霉素是一组复杂的聚阳离子肽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由破坏性蜜蜂幼虫病原体类芽孢杆菌幼虫产生,引起致命的幼虫病美洲臭虫病 (AFB)。在此,我们报道了青霉素B2的收敛全合成和结构修正。合成了青霉素 B2 的特定立体异构体,以明确确认天然产物结构并评估生物活性。这些研究揭示了青霉素的 N 末端片段是一种重要的药效基团。使用蜜蜂幼虫和昆虫病原体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的感染试验表明,青霉霉素在蜜蜂幼虫生态位中击败了细菌竞争对手。最后,我们展示了将青霉素分类为潜在核糖体抑制剂的第一个数据。因此,我们的合成路线是了解P. larvae致病性以及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彻底的结构-活性-关系以及作用模式研究的又一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