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octyloxybenzeneboronic acid ethylene glycol ester | 937390-1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octyloxybenzeneboronic acid ethylene glycol ester
英文别名
——
4-octyloxybenzeneboronic acid ethylene glycol ester化学式
CAS
937390-11-9
化学式
C16H25BO3
mdl
——
分子量
276.184
InChiKey
AAYPEGFFEHAAR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7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27.6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octyloxybenzeneboronic acid ethylene glycol ester四(三苯基膦)钯 sodium hydroxide氢气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醇乙二醇二甲醚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1,3,6,8-tetrakis(4-octyloxyphenyl)-4,5,9,10-tetraazapy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Liquid crystalline behavior of tetraaryl derivatives of benzo[c]cinnoline, tetraazapyrene,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the effect of heteroatom and substitution pattern on phase stability
    摘要:
    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四取代苯并[c]吡咯啉(1)、四烯氮(2)、菲(3)和芘(4)衍生物的介质性质通过热学、光学、光谱及粉末XRD分析进行了研究。只有三种3,4-二辛氧基苯衍生物表现出了介质特性。将N替换为CH(3→1和4→2对)以及核心元素尺寸的增加(1→2和3→4对)显著提高了相位稳定性。研究结果及观察到的趋势通过对构象特性的分析进行了合理化,包括平面化能量的计算,以及脂肪链密度和填充分数的建模。分子轨道计算显示,四氮衍生物2c显著缺电子,适合用于电子导电材料。
    DOI:
    10.1039/b615545f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苯酚盐酸正丁基锂 、 adogen 464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4-octyloxybenzeneboronic acid ethylene glyco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Liquid crystalline behavior of tetraaryl derivatives of benzo[c]cinnoline, tetraazapyrene,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the effect of heteroatom and substitution pattern on phase stability
    摘要:
    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四取代苯并[c]吡咯啉(1)、四烯氮(2)、菲(3)和芘(4)衍生物的介质性质通过热学、光学、光谱及粉末XRD分析进行了研究。只有三种3,4-二辛氧基苯衍生物表现出了介质特性。将N替换为CH(3→1和4→2对)以及核心元素尺寸的增加(1→2和3→4对)显著提高了相位稳定性。研究结果及观察到的趋势通过对构象特性的分析进行了合理化,包括平面化能量的计算,以及脂肪链密度和填充分数的建模。分子轨道计算显示,四氮衍生物2c显著缺电子,适合用于电子导电材料。
    DOI:
    10.1039/b615545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Carborane derivatives for probing molecular polarity effects on liquid crystal phase stability and dielectric behavior
    作者:Jacek Pecyna、Aleksandra Jankowiak、Damian Pociecha、Piotr Kaszyński
    DOI:10.1039/c5tc02046h
    日期:——
    A series of mesogenic derivatives of o-carborane was synthesized, their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thermal, optical and XRD methods,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isostructural p-carborane and benzene analogues.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ed lower nematic phase stability and enhanced smectic behavior, including SmC, in the o-carborane derivatives relative to the isosteric p-carborane analogues
    合成了一系列邻-甲碳烷的介晶衍生物,通过热,光学和XRD方法分析了它们的性质,并将其结果与同结构对-甲碳烷和苯类似物进行了比较。对比分析显示,相对于等构对-碳环烷类似物,邻-碳环烷衍生物的向列相稳定性较低,包括SmC的近晶行为增强。对6CHBT向列型主体中的联苯生物1 [B] a评估了邻甲硼烷对电光学性质的影响,得出外推的Δε = 11.0,并且弹性常数K适度增加ii。使用由DFT计算方法增强的Maier-Meier形式主义,对邻-甲碳烷和对-甲碳烷类似物1 [B] a和1 [A] a的介电结果进行了完整分析。
  • Photoconductivity of liquid crystalline derivatives of pyrene and carbazole
    作者:Monika J. Sienkowska、Hirosato Monobe、Piotr Kaszynski、Yo Shimizu
    DOI:10.1039/b612253a
    日期:——
    Two structurally related discogens containing either pyrene (1a) or carbazole (2a)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al, XRD, spectroscopic, and time-of-flight (TOF) methods.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for 1a a narrow range Colh phase, which easily forms a glass st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OF measurements showed an ambipolar charge transport for 1a with the mobilities on the order of 10−3 cm2 V−1 s−1. The carbazole 2a has two enantiotropic phases (Crcol and Colh) and behaves as a p-type semiconductor.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positive charge mobility in 1a was found to be 0.10 ± 0.01 eV.
    我们采用热学、X 射线衍射、光谱和飞行时间 (TOF) 方法研究了两种结构相关的含(1a)或咔唑(2a)的馁剂。实验表明,1a 具有窄范围的 Colh 相,在环境温度下很容易形成玻璃态。TOF 测量结果表明,1a 的电荷迁移率为 10-3 cm2 V-1 s-1 量级。咔唑 2a 有两个对映相(Crcol 和 Colh),表现为 p 型半导体。研究发现,1a 中正电荷迁移的活化能为 0.10 ± 0.01 eV。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