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S,10S)-(-)-9-oxo-12-((Z)-2'-iodo-2'-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a[b]indole | 288141-1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S,10S)-(-)-9-oxo-12-((Z)-2'-iodo-2'-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a[b]indole
英文别名
(6S,10S)-(-)-9-oxo-12-[(Z)-20-iodo-20-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b]indole;(1S,12S)-16-[(Z)-2-iodobut-2-enyl]-3,16-diazatetracyclo[10.3.1.02,10.04,9]hexadeca-2(10),4,6,8-tetraen-13-one
(6S,10S)-(-)-9-oxo-12-((Z)-2'-iodo-2'-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a[b]indole化学式
CAS
288141-10-6
化学式
C18H19IN2O
mdl
——
分子量
406.266
InChiKey
OLEWLWGGWHORDN-IJHUGLQ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36.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S,10S)-(-)-9-oxo-12-((Z)-2'-iodo-2'-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a[b]indole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3%的产率得到(1S,12S,14S,15E)-15-ethylidene-3,17-diazapentacyclo[12.3.1.02,10.04,9.012,17]octadeca-2(10),4,6,8-tetraen-1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沿 Ajmaline 途径的重要生物遗传中间体、(+)-聚神经氨酸和 (+)-聚神经氨酸醛以及 16-Epivellosimine 和 Macusine A 的对映特异性全合成
    摘要:
    聚神经氨酸醛 ( 6 )、16-epivellosimine ( 7 )、(+)-聚神经氨酸 ( 8 ) 和 (+)-macusine A ( 9 )的首次立体有择合成已从市售的d -(+)-色氨酸中完成甲酯。d -(+)-色氨酸在这里既用作手性助剂又用作合成常见中间体 (+)-velosimine ( 13 )的起始材料。这种生物碱可在七个反应容器中以对映特异性方式获得,d -(+)-色氨酸甲酯的总产率为 27% ( 14) 通过不对称 Pictet-Spengler 反应、Dieckmann 环化和立体控制的分子内烯醇驱动的钯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组合。已经通过铜介导的过程开发了这种立体控制的分子内交叉偶联的新过程。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烯醇驱动的钯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可以通过铜介导的过程完成,该过程更便宜且更容易处理。的对映体特异性合成总(+) - polyneuridine醛(6),
    DOI:
    10.1021/jo100279w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7.0h, 生成 (6S,10S)-(-)-9-oxo-12-((Z)-2'-iodo-2'-butenyl)-6,7,8,9,10,11-hexahydro-6,10-imino-5H-cycloocta[b]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沙雷平吲哚生物碱的一般方法。对映体总合成的(+)-veellosimine,(+)-normacusine B,(-)-生物碱Q3,(-)-panarine,(+)-Na-甲基vellosimine和(+)-Na-甲基-16-哌啶子碱。
    摘要:
    [(d)-(+)-色氨酸甲酯]的(+)-Na-甲基-16-哌啶树酯(9)的第一次总合成完成,总产率为42%(八个反应容器)。在该材料上获得的旋光[αD+22.8(c 0.50,CHCl3)]证实了所报道的旋光[αD0(c 0.50,CHCl3)] 47在生物遗传上是不合理的。还描述了(+)-香芹碱,(+)-正丁胺碱B,(-)-生物碱Q3,(-)-pan芳氨酸和(+)-Na-甲基白ello碱的总合成。此外,合成的(-)-三叠氮和天然的(-)-三叠氮的混合样品(1:1)在13C NMR中仅产生一组信号;在13C NMR中仅产生一组信号。这表明这两种化合物是相同的,并进一步证实了(+)-紫杉碱,(+)-正氨基丁烷B和(-)-生物碱Q3的正确构型。在这种方法中,关键模板(-)-Na-H Nb-苄基四环酮15a和(-)-Na-甲基,Nb-苄基四环酮43通过不对称的Pictet-Spengler反应和
    DOI:
    10.1021/jo030006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ral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Sarpagine/Ajmaline Indole Alkaloids. Stereospecific Total Synthesis of the Sarpagine Alkaloid (+)-Vellosimine
    作者:Tao Wang、James M. Cook
    DOI:10.1021/ol000095+
    日期:2000.7.1
    [reaction: see text] (+)-Vellosim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enantiospecifically in 27% overall yield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tryptophan methyl ester via the asymmetric Pictet-Spengler reaction and a stereocontrolled intramolecular palladium-coupling reaction as key steps.
    [反应:参见文本](+)-维洛西明已通过不对称的Pictet-Spengler反应和立体控制的分子内偶联反应作为关键步骤从市售D-(+)-色酸甲酯以27%的总产率对映体合成。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提取物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青二磺酸二钾盐 靛藍四磺酸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衍生物E804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靛噻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杂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