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ene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 157893-5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ene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
[2-(Benzene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157893-57-7
化学式
C11H14O5S2
mdl
——
分子量
290.361
InChiKey
WBGJNTASDDIKD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29.8±32.0 °C(Predicted)
  • 密度:
    1.41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94.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enzene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fac-tris(2-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III)正丁基锂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2.25h, 生成 ethyl 2-(3-bromo-3-(phenylsulfonyl)cyclobutyl)-2,2-difluor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丁烷的光化学选择性二氟烷基化反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功能化生物等排体的直接可持续途径
    摘要:
    在有机和绿色化学领域,鉴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关性,环丁烷的官能化提出了重大挑战。特别是,由于二氟甲基在药物设计和合成方面的潜力,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骨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然而,二氟甲基环丁烷的构建严重依赖于环丁基酮的对环境造成负担的氟化。有效且直接地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的方法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光化学方案,利用绿色溶剂控制反应,对双环丁烷进行选择性二氟甲基化或溴二氟甲基化。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展现了绿色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优点,例如可再生可见光作为反应动力、高原子经济性和完全受控的化学选择性。这项工作还揭示了实现卓越选择性背后的机制。这项研究强调了二氟甲基环丁烷支架作为生物等排体的重要性,不仅拓宽了有机合成中的化学空间,而且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途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多功能性,包括其对药物修饰的适用性,解决了复杂药用分子绿色合成中的关键差距。
    DOI:
    10.1039/d4gc00703d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磺酰氯正丁基锂Oxone碳酸氢钠三乙胺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8.25h, 生成 [2-(Benzene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丁烷的光化学选择性二氟烷基化反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功能化生物等排体的直接可持续途径
    摘要:
    在有机和绿色化学领域,鉴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关性,环丁烷的官能化提出了重大挑战。特别是,由于二氟甲基在药物设计和合成方面的潜力,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骨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然而,二氟甲基环丁烷的构建严重依赖于环丁基酮的对环境造成负担的氟化。有效且直接地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的方法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光化学方案,利用绿色溶剂控制反应,对双环丁烷进行选择性二氟甲基化或溴二氟甲基化。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展现了绿色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优点,例如可再生可见光作为反应动力、高原子经济性和完全受控的化学选择性。这项工作还揭示了实现卓越选择性背后的机制。这项研究强调了二氟甲基环丁烷支架作为生物等排体的重要性,不仅拓宽了有机合成中的化学空间,而且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途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多功能性,包括其对药物修饰的适用性,解决了复杂药用分子绿色合成中的关键差距。
    DOI:
    10.1039/d4gc0070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i-Catalyzed Radical Alkylation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kyl Chlorides Using Michael Acceptors
    作者:Xiangyu Wu、Wei Hao、Ke-Yin Ye、Binyang Jiang、Gisselle Pombar、Zhidong Song、Song Lin
    DOI:10.1021/jacs.8b08605
    日期:2018.11.7
    Alkyl chlorides are common functional groups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However, the engagement of unactivated alkyl chlorides, especially tertiary alkyl chlorides, in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C-C bond formation remains challenging. Herein,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TiIII-catalyzed radical addition of 2° and 3° alkyl chlorides to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Mechanistic data are consistent
    烷基是合成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然而,未活化的烷基,特别是叔烷基在过渡属催化的 CC 键形成中的参与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描述了 TiIII 催化的 2° 和 3° 烷基与缺电子烯烃的自由基加成的发展。机理数据与以 TiIII 介导的 Cl 原子抽象为特征的 C-Cl 键的内球激活一致。有证据表明,活性 TiIII 催化剂是在路易斯酸辅助电子转移过程中由 TiIV 前体产生的。
  • Photochemical Strain‐Release‐Driven Cyclobutylation of C(sp <sup>3</sup> )‐Centered Radicals
    作者:Guillaume Ernouf、Egor Chirkin、Lydia Rhyman、Ponnadurai Ramasami、Jean‐Christophe Cintrat
    DOI:10.1002/anie.201908951
    日期:2020.2.10
    bicyclo[1.1.0]butanes. The mild photoredox conditions, which make use of a readily available and bench stable phenyl sulfonyl bicyclo[1.1.0]butane, proved to be amenable to a diverse range of α-amino and α-oxy carboxylic acids, providing a concise route to 1,3-disubstituted cyclobutanes. Furthermore, kinetic studies and DFT calculations unveiled mechanistic details on bicyclo[1.1.0]butane reactivity relative
    描述了一种新的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脱羧自由基加成方法,以官能化的环丁烷。该反应涉及到以高应变的双环[1.1.0]丁烷空前的以C(sp3)为中心的形式正式的Giese型加成反应。轻度的光氧化还原条件,利用易于获得且稳定的苯磺酰基双环[1.1.0]丁烷,证明适用于各种范围的α-基和α-氧基羧酸,提供了简化的制备1 ,3-二取代的环丁烷。此外,动力学研究和DFT计算揭示了相对于相应的烯烃体系双环[1.1.0]丁烷反应性的机理细节。
  • [EN] DISULFIDE BIOCONJUGATION<br/>[FR] BIOCONJUGAISON DE DISULFURE
    申请人:UNIV CALIFORNIA
    公开号:WO2018201000A1
    公开(公告)日:2018-11-01
    Compounds and methods are provided for one-step functionalization of disulfide bonds in proteins.
    提供了一种步骤的方法和化合物,用于在蛋白质中对二键进行功能化。
  • Transition Metal‐Free Radical α‐Oxy C−H Cyclobutylation via Photoinduced Hydrogen Atom Transfer
    作者:Han Gao、Lin Guo、Chengcheng Shi、Yining Zhu、Chao Yang、Wujiong Xia
    DOI:10.1002/adsc.202200281
    日期:2022.7.5
    C−H cyclobutylation reaction of bicyclo[1.1.0]butane (BCB) compounds was described. In this protocol, α-oxy C(sp3)−H motifs including ethers and alcohols were activated via photocatalytic conditions, releasing the ring strain of BCBs and generating 1,3-disubstituted cyclobutanes in 40–80% yields. Control experiments and Stern-Volmer quench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ction proceeded through
    描述了双环[1.1.0]丁烷(BCB)化合物的无过渡属光诱导自由基介导的α-氧基C-H环丁基化反应。在该协议中,通过光催化条件激活包括醚和醇在内的α-氧基 C( sp 3 )-H 基序,释放 BCB 的环应变并以 40-80% 的产率生成 1,3-二取代环丁烷。对照实验和 Stern-Volmer 猝灭实验表明,该反应通过光致氢原子转移 (HAT) 过程生成以 α-氧碳为中心的自由基中间体进行。
  • Cyclobutaneacetyl-CoA: A Janus-Faced Substrate for Acyl-CoA Dehydrogenases
    作者:Injae Shin、Ding Li、Donald F. Becker、Marian T. Stankovich、Hung-wen Liu
    DOI:10.1021/ja00098a068
    日期:1994.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