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2-(5-methylthiophen-2-yl)quinoline | 1638684-2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2-(5-methylthiophen-2-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4-Methyl-2-(5-methyl-2-thienyl)quinoline
4-methyl-2-(5-methylthiophen-2-yl)quinoline化学式
CAS
1638684-22-6
化学式
C15H13NS
mdl
——
分子量
239.341
InChiKey
GIYJRGPWFJZEA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1.4±37.0 °C(Predicted)
  • 密度:
    1.17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yl-2-(5-methylthiophen-2-yl)quin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中性红光铱(I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红光铱(I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基于噻吩杂环中硫原子位置异构调控红光铱(III)配合物激发态性质的分子设计策略,以噻吩基喹啉为环金属化配体,分别选取β‑二酮和2‑吡啶甲酸作为辅助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中性红光铱(III)配合物。本发明的喹啉中硫原子位置和辅助配体的不同,可有效调控红光铱(III)配合物的发射波长、磷光量子产率和发光寿命等光物理性质,进而可构建高性能红光电致磷光器件。这一策略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基于噻吩单元的红光铱(III)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器件体系,而且为今后此类材料的设计和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公开号:
    CN118290487A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2-氯-喹啉5-甲基噻酚-2-硼酸四(三苯基膦)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3%的产率得到4-methyl-2-(5-methylthiophen-2-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Electroluminesc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d Phosphorescent Iridium(III)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摘要:
    新型红色磷光铱(III)复合物(DMP-MDCPQ)2Ir(tmd)和(MTP-MQ)2Ir(tmd)被合成用于高效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主要配体由电子给体(3,5-二甲基苯)和(5-甲基噻吩)及电子受体(4-甲基-7,8-二氢-6H-环戊烯[g]喹啉)和4-甲基喹啉通过铃木偶联反应合成。基于主要配体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tmd)辅助配体的铱(III)复合物通过Nonoyama反应合成,并采用核磁共振(NMR)进行测定。同时,它们的发光特性通过在二氯甲烷(DCM)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进行研究。制造的OLED器件通过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电源效率、外量子效率和电致发光光谱进行表征。这些铱(III)复合物将用作高效红色OLED的掺杂剂。
    DOI:
    10.1166/jnn.2017.141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