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pyridin-3-yloxy)diiminoisoindoline | 1009567-1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pyridin-3-yloxy)diiminoisoindoline
英文别名
3-Imino-5,6-dipyridin-3-yloxyisoindol-1-amine
bis(pyridin-3-yloxy)diiminoisoindoline化学式
CAS
1009567-18-3
化学式
C18H13N5O2
mdl
——
分子量
331.334
InChiKey
DGERVRCHKSUGL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pyridin-3-yloxy)diiminoisoindoline喹啉四氯化硅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阳离子水溶性酞菁的合成与性能。
    摘要:
    以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锌(II)或硅(IV)金属离子且在硅配合物上具有两个庞大的轴向配体的对称阳离子酞菁(Pcs)。研究了该系列Pcs的光物理性质(吸收,发射,荧光和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和细胞(吸收,毒性和亚细胞定位)特性。Si(IV)-Pcs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性介质中,并且在质子传递溶剂(甲醇和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比Zn(II)-Pcs高。Zn(II)-Pc外围存在八个短PEG基团会显着增加其在质子溶剂中的溶解度,但中央螯合的硅离子和相关的庞大轴向配体在防止Pc大环聚集方面更为有效。在DMSO中此系列Pcs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在0.09-0.15范围内。所有的Pcs都容易被人类HEp2细胞吸收,它们在细胞内的积累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疏水特性。在细胞内,所有Pcs优先定位在细胞溶酶体内。Zn(II)-Pc 11和Si(IV)-Pcs 12和14被发现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具光毒性的(IC50 =
    DOI:
    10.1021/jm070781f
  • 作为产物:
    描述:
    4,5-bis(pyridin-3-yloxy)phthalonitrile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91%的产率得到bis(pyridin-3-yloxy)diiminoisoind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阳离子水溶性酞菁的合成与性能。
    摘要:
    以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锌(II)或硅(IV)金属离子且在硅配合物上具有两个庞大的轴向配体的对称阳离子酞菁(Pcs)。研究了该系列Pcs的光物理性质(吸收,发射,荧光和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和细胞(吸收,毒性和亚细胞定位)特性。Si(IV)-Pcs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性介质中,并且在质子传递溶剂(甲醇和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比Zn(II)-Pcs高。Zn(II)-Pc外围存在八个短PEG基团会显着增加其在质子溶剂中的溶解度,但中央螯合的硅离子和相关的庞大轴向配体在防止Pc大环聚集方面更为有效。在DMSO中此系列Pcs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在0.09-0.15范围内。所有的Pcs都容易被人类HEp2细胞吸收,它们在细胞内的积累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疏水特性。在细胞内,所有Pcs优先定位在细胞溶酶体内。Zn(II)-Pc 11和Si(IV)-Pcs 12和14被发现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具光毒性的(IC50 =
    DOI:
    10.1021/jm070781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Cationic Water-Soluble Phthalocyanines
    作者:Hairong Li、Timothy J. Jensen、Frank R. Fronczek、M. Graça H. Vicente
    DOI:10.1021/jm070781f
    日期:2008.2.1
    silicon complexes was synthesized in high yields. The photophysical (absorption, emission, fluorescence, and singlet oxygen quantum yields) and cellular (uptake, toxicity,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properties of this series of P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IV)-Pcs exist mainly as monomers in aqueous media and have higher fluorescent quantum yields in protic solvents (methanol and water) than the Zn(II)-Pcs
    以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锌(II)或硅(IV)金属离子且在硅配合物上具有两个庞大的轴向配体的对称阳离子酞菁(Pcs)。研究了该系列Pcs的光物理性质(吸收,发射,荧光和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和细胞(吸收,毒性和亚细胞定位)特性。Si(IV)-Pcs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性介质中,并且在质子传递溶剂(甲醇和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比Zn(II)-Pcs高。Zn(II)-Pc外围存在八个短PEG基团会显着增加其在质子溶剂中的溶解度,但中央螯合的硅离子和相关的庞大轴向配体在防止Pc大环聚集方面更为有效。在DMSO中此系列Pcs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在0.09-0.15范围内。所有的Pcs都容易被人类HEp2细胞吸收,它们在细胞内的积累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疏水特性。在细胞内,所有Pcs优先定位在细胞溶酶体内。Zn(II)-Pc 11和Si(IV)-Pcs 12和14被发现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具光毒性的(IC50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