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Quassilactol | 642469-8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Quassilactol
英文别名
(1S,2S,6S,7S,9R,11R,12R,16S)-11-hydroxy-4,14-dimethoxy-2,6,13,16-tetramethyl-10-oxatetracyclo[7.6.1.02,7.012,16]hexadeca-4,13-diene-3,15-dione
Quassilactol化学式
CAS
642469-86-1
化学式
C21H28O6
mdl
——
分子量
376.45
InChiKey
DDXNWRYYCNRDIF-XQHAFPM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82.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Quassilactol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吡啶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35%的产率得到Quassi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转化为γ-内酯来增强quassin的抗疟原虫活性。
    摘要:
    为了增强其抗血浆活性,将天然存在的苦味素quassin(1)化学转化为γ-内酯,quassilactone(13)。13对恶性疟原虫(K1)(IC(50)= 23 microM)的体外抗血浆活性比1高40倍。但是,其中一种中间体化合物8、15beta-hydroxy,16-Om 1的-氯苯甲酰基类似物对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比1高506倍(IC(50)= 1.8 microM),效力仅比氯喹低3倍。此外,在所有测试的化合物中,有8个显示出最佳的细胞毒性/抗血浆比率(112)。在这项工作过程中,还制备了在C-16处连接的二聚体新quassin醚(6)。6个被发现具有较弱的抗疟原虫活性(IC(50)= 9.7 microM)。
    DOI:
    10.1021/np030107a
  • 作为产物:
    描述:
    neoquassin吡啶高氯酸silver(l) oxid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1.0h, 生成 Quassilact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转化为γ-内酯来增强quassin的抗疟原虫活性。
    摘要:
    为了增强其抗血浆活性,将天然存在的苦味素quassin(1)化学转化为γ-内酯,quassilactone(13)。13对恶性疟原虫(K1)(IC(50)= 23 microM)的体外抗血浆活性比1高40倍。但是,其中一种中间体化合物8、15beta-hydroxy,16-Om 1的-氯苯甲酰基类似物对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比1高506倍(IC(50)= 1.8 microM),效力仅比氯喹低3倍。此外,在所有测试的化合物中,有8个显示出最佳的细胞毒性/抗血浆比率(112)。在这项工作过程中,还制备了在C-16处连接的二聚体新quassin醚(6)。6个被发现具有较弱的抗疟原虫活性(IC(50)= 9.7 microM)。
    DOI:
    10.1021/np03010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hancement of the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Quassin by Transformation into a γ-Lactone
    作者:Caroline Lang'at-Thoruwa、Geoffrey C. Kirby、J. David Phillipson、David C. Warhurst、Robert A. Watt、Colin W. Wright
    DOI:10.1021/np030107a
    日期:2003.12.1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bitter principle quassin (1) was converted chemically into the gamma-lactone quassilactone (13) in an attempt to enhance its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The in vitr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13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K1) (IC(50) = 23 microM) was 40-fold greater than that of 1. However, one of the intermediates, compound 8, the 15beta-hydroxy,16-O-m-chlorobenzoyl analogue
    为了增强其抗血浆活性,将天然存在的苦味素quassin(1)化学转化为γ-内酯,quassilactone(13)。13对恶性疟原虫(K1)(IC(50)= 23 microM)的体外抗血浆活性比1高40倍。但是,其中一种中间体化合物8、15beta-hydroxy,16-Om 1的-氯苯甲酰基类似物对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比1高506倍(IC(50)= 1.8 microM),效力仅比氯喹低3倍。此外,在所有测试的化合物中,有8个显示出最佳的细胞毒性/抗血浆比率(112)。在这项工作过程中,还制备了在C-16处连接的二聚体新quassin醚(6)。6个被发现具有较弱的抗疟原虫活性(IC(50)= 9.7 micro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药子素C 黄独素A 香紫苏内酯 降龙涎香醚 阿霉素(α-β混合物) 银线草内酯醇 辛辣木素 载脂蛋白-土霉素 萘并[2,3-c]呋喃-3(1H)-酮 萘并[2,3-c]呋喃-1,3-二酮,5,8-二甲基-(9CI) 萘并[2,3-c]呋喃-1(3H)-酮,4-(3-呋喃基)-7-羟基- 萘并[2,3-b]呋喃-4,9-二酮,2,3-二氢-2-甲基-2-苯基- 萘并[2,1-b]呋喃-2-甲酰肼 萘并[2,1-b]呋喃-2(1H)-酮 萘并[2,1-b]呋喃-1-乙酸 萘并[1,2-b]呋喃-2-醇,2,3,3a,4,5,5a,6,7,9a,9b-十氢-3,5a,9-三甲基- 萘并[1,2-b]呋喃-2(3H)-酮,3a,4,5,9b-四氢-8-羟基-3,9-二甲基-,(3R,3aR,9bS)-rel- 萘并(2,3-b)呋喃-4,9-二酮 萘[2,1-b]呋喃-2-羧酸乙酯 荧蒽-2,3-二甲酸酐 苯并[g][1]苯并呋喃-8,9-二酮 苯并[g][1]苯并呋喃-3-酮 苯并[g][1]苯并呋喃-2-甲醛 苯并[g][1]苯并呋喃 苯并[f][1]苯并呋喃-3-酮 苯并[e][1]苯并呋喃-8-醇 苯并[e][1]苯并呋喃-1-酮 苯并[e][1]苯并呋喃 苯并[b]萘并[2,3-d]呋喃 苯并[b]萘并[2,1-d]呋喃 苯并[b]萘并[1,2-d]呋喃 苯并[B]萘并[2,3-D]呋喃-2-羟基硼酸 苯基(6,7,8,9-四氢萘并[2,1-b]呋喃-2-基)甲醇 苊并[5,4-b]呋喃-4,5-二酮,7,8-二氢-3,6-二羟基-1,7,7,8-四甲基-,(8S)- 维生素K1相关化合物 红葱酚 白术内酯 I 珀勒内B 珀勒内A 沃拉帕沙杂质 沃拉帕沙 沃拉帕沙 沃拉帕沙 己二酸,聚合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1,3-异苯并呋喃二酮和2,2-氧代二乙醇,2-丙烯酸酯 岩大戟内酯B 岩大戟内酯A 密叶辛木素 咖啡醇 咖啡豆醇乙酸酯 咖啡豆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