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amino-1-O-benzyl-5-deoxy-2,3-O-isopropylidene-β-L-gulofuranose | 91364-2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amino-1-O-benzyl-5-deoxy-2,3-O-isopropylidene-β-L-gulofuranose
英文别名
benzyl 5-amino-5-deoxy-2,3-O-isopropylidene-α-L-gulofuranoside;Benzyl 5-amino-5-deoxy-2,3-O-isopropylidene-a-D-mannofuranoside;(2S)-2-[(3aS,4S,6R,6aS)-2,2-dimethyl-4-phenylmethoxy-3a,4,6,6a-tetrahydrofuro[3,4-d][1,3]dioxol-6-yl]-2-aminoethanol
5-amino-1-O-benzyl-5-deoxy-2,3-O-isopropylidene-β-L-gulofuranose化学式
CAS
91364-20-4
化学式
C16H23NO5
mdl
——
分子量
309.362
InChiKey
ANHILBIEGHGLGI-AICCOOG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7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83.1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5-氨基-5-脱氧-D-甘露吡喃糖和1,5-二脱氧-1,5-亚氨基-D-甘露糖醇的合成,以及α-和β-D-甘露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摘要:
    由苄基2,3:5,6-二-O-异亚丙基-α-D-甘露呋喃糖苷经6步合成标题化合物和相应的L-gulo衍生物。Ki值是根据对杰克豆,杏仁和小牛肝中的α-D-甘露糖苷酶以及曲霉曲霉的β-D-甘露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得出的,对于甘露醇衍生物而言,Ki值范围为70到400 microM,对于甘露醇衍生物为1.2到20 microM。对于5-氨基-5-脱氧-D-甘露吡喃糖,即抑制作用比D-甘露糖强10(2)-10(4)倍。随着pH值的增加,抑制作用的显着增强归因于活性位点上的羧基离子化,与质子化抑制剂形成离子对。用kapp 2.0 X 10(5)M-1 X min-1缓慢接近杰克豆酶和甘露糖衍生物之间的抑制平衡。甘露糖衍生的抑制剂还抑制杏仁和Asp的β-D-葡糖苷酶。Goii,其Ki值仅比5-氨基-5-脱氧-D-吡喃葡萄糖抑制这些酶的Ki值大20-150倍。D-葡萄糖和D-甘露糖衍生物的结合的这种适
    DOI:
    10.1016/0008-6215(84)85084-3
  • 作为产物:
    描述:
    5-azido-1-O-benzyl-5-deoxy-2,3-O-isopropylidene-6-O-trityl-β-L-gulofuranos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5-amino-1-O-benzyl-5-deoxy-2,3-O-isopropylidene-β-L-gul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d-甘露糖的第三代基于氨基酸呋喃糖苷的配体,用于酮的不对称转移加氢:具有广泛底物范围的催化剂
    摘要:
    由10种不同的N-叔丁氧羰基保护的α-氨基酸和3种衍生自2,3 - O-异亚丙基-α- d的氨基醇制备了α-氨基酸羟酰胺和硫酰胺的模块化配体库甘露呋喃糖苷。在半三明治钌和铑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对各种酮类底物进行了评估,包括简单的和空间上要求的芳基烷基酮,芳基氟代烷基酮,杂芳族烷基酮,脂族,共轭和芳族化合物。炔丙基酮。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高收率和高达> 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仲醇。配体/催化剂的选择允许生成仲醇的两种对映体,其中钌-羟酰胺和铑-硫代酰胺催化剂彼此互补地起作用。ee。此外,还研究了以伯醇为烷基化和还原剂的苯乙酮和3-乙酰基吡啶的催化串联α-烷基化/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以最高92%ee的浓度获得了含有延长烷基链的仲醇。
    DOI:
    10.1002/adsc.2016009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