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oxy-3-[(2H3)methyl]-4-penten-3-ol | 320749-2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oxy-3-[(2H3)methyl]-4-penten-3-ol
英文别名
5-Phenylmethoxy-3-(trideuteriomethyl)pent-1-en-3-ol;5-phenylmethoxy-3-(trideuteriomethyl)pent-1-en-3-ol
1-benzyloxy-3-[(2H3)methyl]-4-penten-3-ol化学式
CAS
320749-21-1
化学式
C13H18O2
mdl
——
分子量
209.261
InChiKey
BPPSQELURMORDX-BMSJAHL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oxy-3-[(2H3)methyl]-4-penten-3-ol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jones reagent 、 casamino acid 、 硼烷氢气 、 magnesium sulfate 、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溶剂黄146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91.5h, 生成 (R)-2-((3R,7R,11R,15R)-3,7,11,15,19-Pentamethyl-icosyloxy)-3-((3R,7R,11R)-3,7,11,15-tetramethyl-hexadecyloxy)-prop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3-(2H3)甲基]甲羟戊酸内酯的实际合成及[3-(2H3)甲基]甲羟戊酸内酯和[13C]标记乙酸酯在嗜盐古细菌异戊二烯二醚脂质生物合成中的掺入实验
    摘要:
    研究了嗜盐古菌 Natrinema pallidum 膜脂的饱和类异戊二烯部分的生物合成。首先,开发了合成[3-(2H3)甲基]甲羟戊酸的实用方法。然后,将[3-(2H3)甲基]甲羟戊酸掺入脂质核心的实验表明类异戊二烯部分来源于甲羟戊酸。然而,[2-13C] 乙酸盐掺入实验揭示了甲羟戊酸途径的预期位置、CH2 基团(和一个末端 CH3 基团)和饱和类异戊二烯中的 CH3 基团之间 13C 富集程度的显着差异链。这些结果表明 (1) 甲羟戊酸途径存在且活跃,
    DOI:
    10.1246/bcsj.73.2513
  • 作为产物:
    描述:
    4-戊烯-1-醇 在 selenium(IV) oxide 叔丁基过氧化氢sodium hydroxide 、 jones reagent 、 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benzyloxy-3-[(2H3)methyl]-4-pent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3-(2H3)甲基]甲羟戊酸内酯的实际合成及[3-(2H3)甲基]甲羟戊酸内酯和[13C]标记乙酸酯在嗜盐古细菌异戊二烯二醚脂质生物合成中的掺入实验
    摘要:
    研究了嗜盐古菌 Natrinema pallidum 膜脂的饱和类异戊二烯部分的生物合成。首先,开发了合成[3-(2H3)甲基]甲羟戊酸的实用方法。然后,将[3-(2H3)甲基]甲羟戊酸掺入脂质核心的实验表明类异戊二烯部分来源于甲羟戊酸。然而,[2-13C] 乙酸盐掺入实验揭示了甲羟戊酸途径的预期位置、CH2 基团(和一个末端 CH3 基团)和饱和类异戊二烯中的 CH3 基团之间 13C 富集程度的显着差异链。这些结果表明 (1) 甲羟戊酸途径存在且活跃,
    DOI:
    10.1246/bcsj.73.25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actical Synthesis of [3-(<sup>2</sup>H<sub>3</sub>)Methyl]mevalonolactone and Incorporation Experiment of [3-(<sup>2</sup>H<sub>3</sub>)Methyl]mevalonolactone and [<sup>13</sup>C]Labeled Acetat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Isoprenoidal Diether Lipids of Halophilic Archaea
    作者:Noriaki Yamauchi、Yoshiaki Natsubori、Tatsushi Murae
    DOI:10.1246/bcsj.73.2513
    日期:2000.11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saturated isoprenoid portion of membrane lipids of the halophilic archaea Natrinema pallidum was investigated. At first, a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3-(2H3)methyl]mevalonate was developed. Then, incorporation experiments of [3-(2H3)methyl]mevalonate into the lipid core indicated that the isoprenoid portion was derived from mevalonate. However, a [2-13C]acetate-incorporation
    研究了嗜盐古菌 Natrinema pallidum 膜脂的饱和类异戊二烯部分的生物合成。首先,开发了合成[3-(2H3)甲基]甲羟戊酸的实用方法。然后,将[3-(2H3)甲基]甲羟戊酸掺入脂质核心的实验表明类异戊二烯部分来源于甲羟戊酸。然而,[2-13C] 乙酸盐掺入实验揭示了甲羟戊酸途径的预期位置、CH2 基团(和一个末端 CH3 基团)和饱和类异戊二烯中的 CH3 基团之间 13C 富集程度的显着差异链。这些结果表明 (1) 甲羟戊酸途径存在且活跃,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