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H-pyrazol-3-yl)trifluoroacetamidine | 652538-9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H-pyrazol-3-yl)trifluoroacetamidine
英文别名
2,2,2-trifluoro-N'-(1H-pyrazol-5-yl)ethanimidamide
N-(2H-pyrazol-3-yl)trifluoroacetamidine化学式
CAS
652538-97-1
化学式
C5H5F3N4
mdl
——
分子量
178.117
InChiKey
PHUWSKGWLPRRC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67.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H-pyrazol-3-yl)trifluoroacetamidine碳酸二乙酯sodium eth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9%的产率得到2-trifluoromethyl-3H-pyrazolo[1,5-a]-1,3,5-triaz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状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型抑制剂:吡唑并[1,5-a] -1,3,5-三嗪环系统作为腺嘌呤的生物等排体的评价。
    摘要:
    一系列的8-取代的吡唑并[1,5-a] -1,3,5-三嗪被认为是9-取代的腺嘌呤衍生物的生物立体替代品,从而发现了8-(2-甲氧基苄基)-4- (N-甲基氨基)-2-正丙基吡唑并[1,5-a] -1,3,5-三嗪(14d)和2-三氟甲基-8-(2-甲氧基苄基)-4-(N-甲基氨基)吡唑并[1,5-a] -1,3,5-三嗪(14e)作为具有强同工酶选择性的新型4类有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C(50)= 13 nM和11 nM)。反应的原始串联涉及容易获得的8-碘-2-甲基-4-(N-甲基-N-苯基氨基)吡唑并[1,5-a] -1的钯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PMCCR) ,3,5-三嗪(11a)和芳基硼酸或炔烃,然后置换N-甲基-N-苯基氨基,是本文开发的新型合成方法中的关键步骤。用n-BuLi和选定的醛处理11a-c代表了PMCCR有趣的替代方法,用于合成苄基衍生物14a-i。初步生物学测试表明
    DOI:
    10.1016/j.ejmech.2007.05.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基吡唑S-p-chlorophenyltrifluorothioacetimid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93%的产率得到N-(2H-pyrazol-3-yl)trifluoroaceta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状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型抑制剂:吡唑并[1,5-a] -1,3,5-三嗪环系统作为腺嘌呤的生物等排体的评价。
    摘要:
    一系列的8-取代的吡唑并[1,5-a] -1,3,5-三嗪被认为是9-取代的腺嘌呤衍生物的生物立体替代品,从而发现了8-(2-甲氧基苄基)-4- (N-甲基氨基)-2-正丙基吡唑并[1,5-a] -1,3,5-三嗪(14d)和2-三氟甲基-8-(2-甲氧基苄基)-4-(N-甲基氨基)吡唑并[1,5-a] -1,3,5-三嗪(14e)作为具有强同工酶选择性的新型4类有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C(50)= 13 nM和11 nM)。反应的原始串联涉及容易获得的8-碘-2-甲基-4-(N-甲基-N-苯基氨基)吡唑并[1,5-a] -1的钯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PMCCR) ,3,5-三嗪(11a)和芳基硼酸或炔烃,然后置换N-甲基-N-苯基氨基,是本文开发的新型合成方法中的关键步骤。用n-BuLi和选定的醛处理11a-c代表了PMCCR有趣的替代方法,用于合成苄基衍生物14a-i。初步生物学测试表明
    DOI:
    10.1016/j.ejmech.2007.05.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