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7-dimethoxy-3-methyl-2-phenylquinolin-4(1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7-dimethoxy-3-methyl-2-phenylquinolin-4(1H)-one
英文别名
6,7-dimethoxy-2-phenyl-1H-quinolin-4-one;2-Phenyl-6,7-dimethoxychinolon-(4);6,7-Dimethoxy-2-phenyl-1H-quinolin-4-one
6,7-dimethoxy-3-methyl-2-phenylquinolin-4(1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5NO3
mdl
——
分子量
281.311
InChiKey
WYKXXNRFYDQUD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7-dimethoxy-3-methyl-2-phenylquinolin-4(1H)-one 在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6 %的产率得到3-iodo-6,7-dimethoxy-2-phenylquinolin-4(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功能化喹诺酮的选择性电化学卤化
    摘要:
    这项工作描述了在电化学条件下喹啉-4(1 H )-酮的有效 C3-H 卤化,其中卤化钾既充当卤化剂又充当电解质。该方案提供了在不分开的电池中方便地获得不同的卤代喹啉-4(1 H )-酮的方法,这些卤代喹啉-4(1 H)-酮具有独特的区域选择性、广泛的底物范围以及采用方便、环保的电解进行的克级合成。机理研究表明,卤素自由基可以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中N-H键的活化。
    DOI:
    10.1021/acs.joc.3c0087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肿瘤药。150. 2',3',4',5',5,6,7-取代的2-苯基-4-喹诺酮和相关化合物:它们的合成,细胞毒性和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摘要:
    在我们不断寻找2-苯基-4-喹诺酮系列潜在抗癌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6,7-亚甲基二氧基取代和未取代的2-苯基-4-喹诺酮以及相关化合物。据报道它们在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系和微管蛋白聚合。通常,在细胞毒性和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之间发现良好的相关性。在两种试验中,化合物7、9、13、16、22、23、36和37均显示出有效的抑制作用。所有刚性类似物(47-49)和三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都几乎没有或没有活性。除了在该位置的羟基或甲基以外,在4'-位置的取代也导致几乎没有或没有活性的化合物。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是否在3'
    DOI:
    10.1021/jm00034a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titumor Agents. 150. 2',3',4',5',5,6,7-Substituted 2-Phenyl-4-quinolo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Their Synthesis, Cytotoxicity, and Inhibition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作者:Leping Li、Hui-Kang Wang、Sheng-Chu Kuo、Tian-Shung Wu、Dan Lednicer、Chii M. Lin、Ernest Hamel、Kuo-Hsiung Lee
    DOI:10.1021/jm00034a010
    日期:1994.4
    and inhibition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Compounds 7, 9, 13, 16, 22, 23, 36, and 37 showed potent inhibitory effects in both assays. All rigid analogs (47-49) and trimethoxy-substituted compounds showed little or no activity. Substitution at the 4'-position also resulted in compounds with little or no activity, except for hydroxyl or methyl groups at this positi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underway
    在我们不断寻找2-苯基-4-喹诺酮系列潜在抗癌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6,7-亚甲基二氧基取代和未取代的2-苯基-4-喹诺酮以及相关化合物。据报道它们在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系和微管蛋白聚合。通常,在细胞毒性和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之间发现良好的相关性。在两种试验中,化合物7、9、13、16、22、23、36和37均显示出有效的抑制作用。所有刚性类似物(47-49)和三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都几乎没有或没有活性。除了在该位置的羟基或甲基以外,在4'-位置的取代也导致几乎没有或没有活性的化合物。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是否在3'
  • Direct Synthesis of 2-Aryl-4-quinolones via Transition-Metal-Free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sp<sup>3</sup>)–H/C(sp<sup>3</sup>)–H Coupling
    作者:Wei Hu、Jian-Ping Lin、Li-Rui Song、Ya-Qiu Long
    DOI:10.1021/acs.orglett.5b00248
    日期:2015.3.6
    A novel, metal-free oxidative intramolecular Mannich reaction was developed between secondary amines and unmodified ketones, affording a simple and direct access to a broad range of 2-arylquinolin-4(1H)-ones through C(sp3)–H activation/C(sp3)–C(sp3) bond formation from readily available N-arylmethyl-2-aminophenylketones, using TEMPO as the oxidant and KOtBu as the base.
    在仲胺和未改性的酮之间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无金属的氧化性分子内曼尼希反应,可通过C(sp 3)-H活化简单直接地获得广泛的2-芳基喹啉4(1 H)-酮。/ C(sp 3)–C(sp 3)键由易于获得的N-芳基甲基-2-氨基苯基酮形成,使用TEMPO作为氧化剂,KO t Bu作为碱。
  • Baumgarten,H., Diss.<Univ.Berlin 1933>S.18
    作者:Baumgarten,H.
    DOI:——
    日期:——
  • Baumgarten,H., Diss.<Univ.Berlin 1933>S.19
    作者:Baumgarten,H.
    DOI:——
    日期:——
  • Baumgarten,H., Diss.<Univ.Berlin 1933> S. 15
    作者:Baumgarten,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