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orpholino-(9-phenoxyacridin-4-yl)methanone | 902760-3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orpholino-(9-phenoxyacridin-4-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morpholin-4-yl-(9-phenoxyacridin-4-yl)methanone
Morpholino-(9-phenoxyacridin-4-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902760-30-9
化学式
C24H20N2O3
mdl
——
分子量
384.434
InChiKey
TZEXUJPWOYYIF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18.9±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9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51.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orpholino-(9-phenoxyacridin-4-yl)methanone色胺 反应 0.25h, 以72%的产率得到[9-[2-(1H-indol-3-yl)ethylamino]acridin-4-yl]-morpholin-4-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基于cr啶和d啶酮的抗疱疹药物的合成和评估。
    摘要:
    对于新的非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的发现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出现了核苷抗性菌株。使用全细胞病毒诱导的细胞致病性分析,我们测试了一系列取代的三芳基杂环化合物,包括a啶酮,x吨酮和a啶。进一步显示出对单纯疱疹-1和/或单纯疱疹2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对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带有取代的羧酰胺和庞大的9-氨基官能团的the啶类似物能够抑制疱疹感染以及抑制超螺旋DNA的拓扑异构酶II松弛。鉴于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研究充分的9-氨基取代a啶),进一步在DNA拓扑异构酶II裂解试验中测试化合物,以确定化合物是否具有毒性。结果表明,在这项研究中合成的a啶通过与氨s碱不同的机制起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阻断拓扑异构酶与DNA的结合(类似于阿克拉比星)。这不仅表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独特作用机制,而且对靶向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抗癌药的开发
    DOI:
    10.1016/j.bmc.2006.04.04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基于cr啶和d啶酮的抗疱疹药物的合成和评估。
    摘要:
    对于新的非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的发现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出现了核苷抗性菌株。使用全细胞病毒诱导的细胞致病性分析,我们测试了一系列取代的三芳基杂环化合物,包括a啶酮,x吨酮和a啶。进一步显示出对单纯疱疹-1和/或单纯疱疹2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对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带有取代的羧酰胺和庞大的9-氨基官能团的the啶类似物能够抑制疱疹感染以及抑制超螺旋DNA的拓扑异构酶II松弛。鉴于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研究充分的9-氨基取代a啶),进一步在DNA拓扑异构酶II裂解试验中测试化合物,以确定化合物是否具有毒性。结果表明,在这项研究中合成的a啶通过与氨s碱不同的机制起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阻断拓扑异构酶与DNA的结合(类似于阿克拉比星)。这不仅表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独特作用机制,而且对靶向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抗癌药的开发
    DOI:
    10.1016/j.bmc.2006.04.0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cridine- and acridone-based anti-herpes agents with topoisomerase activity
    作者:John R. Goodell、Avni A. Madhok、Hiroshi Hiasa、David M. Ferguson
    DOI:10.1016/j.bmc.2006.04.044
    日期:2006.8
    of topoisomerase activity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ridine analogs bearing substituted carboxamides and bulky 9-amino functionalities are able to inhibit herpes infections as well as inhibit topoisomerase II relaxation of supercoiled DNA. Give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msacrine (a closely related, well-studied 9-amino substituted acridine), the compounds
    对于新的非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的发现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出现了核苷抗性菌株。使用全细胞病毒诱导的细胞致病性分析,我们测试了一系列取代的三芳基杂环化合物,包括a啶酮,x吨酮和a啶。进一步显示出对单纯疱疹-1和/或单纯疱疹2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对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带有取代的羧酰胺和庞大的9-氨基官能团的the啶类似物能够抑制疱疹感染以及抑制超螺旋DNA的拓扑异构酶II松弛。鉴于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研究充分的9-氨基取代a啶),进一步在DNA拓扑异构酶II裂解试验中测试化合物,以确定化合物是否具有毒性。结果表明,在这项研究中合成的a啶通过与氨s碱不同的机制起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阻断拓扑异构酶与DNA的结合(类似于阿克拉比星)。这不仅表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独特作用机制,而且对靶向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抗癌药的开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