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噻吩,2-(3,5-二溴苯基)- | 145493-76-1

中文名称
噻吩,2-(3,5-二溴苯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bromo-5-(2'-thienyl)benzene
英文别名
2-(3,5-dibromophenyl)thiophene
噻吩,2-(3,5-二溴苯基)-化学式
CAS
145493-76-1
化学式
C10H6Br2S
mdl
——
分子量
318.032
InChiKey
USTFLLHSUAKTB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6.6-77.8 °C(Solv: acetonitrile (75-05-8))
  • 沸点:
    331.5±27.0 °C(Predicted)
  • 密度:
    1.80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4a2433167482f80404ff70cdc55def7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噻吩,2-(3,5-二溴苯基)-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溶剂黄146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Pt(5-(2-thienyl)-1,3-di(2-pyridyl)phenyl)Cl]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溶液可加工 OLED 的一类新型环金属化铂 (II) 配合物
    摘要:
    用 4-苯基噻唑取代环金属化 [Pt (5-R-1,3-二(2-吡啶基) 苯)Cl] (R = 甲基、均三甲苯基、2-噻吩基或 4-二苯基氨基-苯基) 的氯化配体-2-硫醇盐导致相关的硫醇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已被充分表征。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在脱气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测定。新型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三齿配体上取代基的性质来调节,就像母体氯化配合物的情况一样。它们的发光量子产率高,具有2-噻吩基或4-二苯氨基-苯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的发光量子产率远高于相关的氯化物配合物。具有环金属化 5-(2-噻吩基)-1 的铂络合物,
    DOI:
    10.3390/molecules27165171
  • 作为产物:
    描述:
    1,3,5-三溴苯magnesium,2H-thiophen-2-ide,brom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2%的产率得到噻吩,2-(3,5-二溴苯基)-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苯并噻二唑核心的红色发光噻吩苯支链树枝状大分子中的供体-受体相互作用。
    摘要:
    据报道,含有噻吩基苯重复单元,发红光的苯并噻二唑核心和带有萘基单元的三芳基胺周边的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不同世代的相关树枝状大分子被分类为G(nb)(n = 1-3),而仅带有受体的叔丁基树枝状大分子G(na)也被合成为可避免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生色团。所得的树枝状聚合物能够通过在供体-受体部分之间进行有效的能量转移来收集光子能量,从而产生高发光度的红色荧光团。瞬态荧光研究表明,在所有G(a)树状大分子中,能量转移及其效率近似统一,而G(b)树状大分子的能量转移速率受到抑制,也就是说,电荷从核到外围的转移是一个重要的猝灭途径。这些树枝状聚合物本质上是无定形的,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76-201摄氏度)。通过使用树枝状聚合物作为空穴传输发射体来制备电致发光器件,并且该器件表现出有希望的红色发射参数。
    DOI:
    10.1002/chem.2008016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Substituted Thienyl Benzenes: A Comparative Synthetic, Structur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作者:Angelica L. P. Cornacchio、Jacquelyn T. Price、Michael C. Jennings、Robert McDonald、Viktor N. Staroverov、Nathan D. Jones
    DOI:10.1021/jo801771d
    日期:2009.1.16
    meta-substituted phenyl-cored dendrimers were predominantly responsible for absorption and that excitons were localized to the “arms” without any electronic coupling between them,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caveat that there was a minimum of two contiguous thiophene rings required for strict exciton localization to the arms. The oxidation potentials of the compounds in solution ranged from 0.9 to 1.6 V and were
    在一系列间位取代的噻吩苯(T n)2 C 6 H 4和(T n)3 C 6 H 3(n = 1,2; T 1 = 2-噻吩基; T 2 = 2,2'-bithien-5-基)。PdCl 2催化的熊田偶联反应就便利性,选择性和收率而言,发现合适的噻吩基格氏与1,3-或1,3,5-溴或碘苯之间的(dppf)是最可靠的(dppf = 1,1'-bis(二苯基膦)二茂铁)。这些条件也使混合的(噻吩基)(卤)苯,(T n)C 6 H 3 X 2和(T n)2 C 6 H 3 X(X = Br,I)最优化合成。后者的溴化物可在随后的Stille,Sonogashira或Kumada反应中进一步完善,以提供在第三个间位(T n)2 C 6带有供电子或吸电子基团的双(噻吩基)化合物H 3 R(R = Ph,p -MeOC 6 H 4,p -FC 6 H 4 ; n = 1,2)和(T 1)2 C 6 H 3
  • Intermediates for preparing cationic-2-heteroaryl-phenyl-carbapenem
    申请人:Merck & Co., Inc.
    公开号:US05292879A1
    公开(公告)日:1994-03-08
    Carbapenem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STR1## are useful intermediates for preparing antibacterial agents.
    公式为##STR1##的碳青霉烯化合物是制备抗菌剂的有用中间体。
  • Cationic-2-heteroarylphenyl-carbapenem antibacterial agents
    申请人:Merck & Co., Inc.
    公开号:US05342933A1
    公开(公告)日:1994-08-30
    Carbapenems of the formula ##STR1## are useful antibacterial agents.
    公式为##STR1##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是有用的抗菌剂。
  • 2-Heteroarylphenyl-carbapenem antibacterial agents
    申请人:MERCK & CO. INC.
    公开号:EP0520553A1
    公开(公告)日:1992-12-30
    Carbapenems of the formula wherein: are useful antibacterial agents.
    碳青霉烯类 其中 是有用的抗菌剂。
  • CATIONIC-2-HETEROARYLPHENYL-CARBAPENEM ANTIBACTERIAL AGENTS
    申请人:MERCK & CO. INC.
    公开号:EP0656900A1
    公开(公告)日:1995-06-1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