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methyl-2-butenyl)-2-isopropenylpyrrole | 402942-3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methyl-2-butenyl)-2-isopropenylpyrrole
英文别名
1-(3-Methylbut-2-enyl)-2-prop-1-en-2-ylpyrrole
1-(3-methyl-2-butenyl)-2-isopropenylpyrrole化学式
CAS
402942-34-1
化学式
C12H17N
mdl
——
分子量
175.274
InChiKey
PXIKJHOKFBSHC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57.5±19.0 °C(Predicted)
  • 密度:
    0.8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methyl-2-butenyl)-2-isopropenylpyrrole 在 cyclopentadienylchromiumtricarbonyl hydr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氘代苯 为溶剂, 50.0 ℃ 、551.59 kPa 条件下, 反应 144.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isopropyl-1-(3-methylbut-2-enyl)-1H-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过渡金属中的H转移引发自由基环化
    摘要:
    CpCr(CO)3 H和HV(CO)4(P–P)(其中P–P为螯合二膦)可用于通过将H转移至活化的末端烯烃来引发自由基环化反应。CpCr(CO)3 H可以催化还原性环化反应,其中H 2是最终的还原剂。可以通过丙烯酸甲酯与醛的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组装适当的底物。可以形成六元和五元环,并且可以实现串联环化成十氢化萘。
    DOI:
    10.1016/j.tet.2008.10.030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酰基吡咯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3-methyl-2-butenyl)-2-isopropenyl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维生素B(12)催化的碳[键]碳键形成反应,芳基烯烃的还原二聚化的机理研究。
    摘要:
    在催化性维生素B(12)和还原剂(例如柠檬酸Ti(III)或Zn)存在下,芳基烯烃以不寻常的区域选择性二聚,从而在每个偶联配偶体的苄基碳之间形成碳键碳键。对于单-和1,1-二取代的烯烃,以良好至优异的产率获得二聚产物。含有一种芳基烯烃的二烯以良好的产率进行分子内环化。但是,1,2-二取代和三取代的烯烃是不反应的。使用自由基阱的机理研究表明,苄基自由基的参与,并且产物分布中非对映选择性的缺乏与两种这样的反应性中间体的二聚化相一致。反应需要强还原剂,并起着两个作用。它使反应后生成的催化剂的Co(II)形式返回到活性Co(I)状态,并且通过除去Co(II),还可以防止烷基自由基与Cob(II)阿拉明的非生产性重组。由芳基烯烃和Cob(I)阿拉明形成苄基的机理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单电子转移探针的结果表明自由基的产生不太可能涉及电子转移。讨论了几种替代机制。单电子转移探针的结果表明自由基的产生不太
    DOI:
    10.1021/jo01604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tamin B<sub>12</sub>Catalyzed Radical Cyclizations of Arylalkenes
    作者:Wilfred A. van der Donk、Chris M. McGinley、Heather A. Relyea
    DOI:10.1055/s-2005-923588
    日期:——
    The use of vitamin B 1 2 for synthetic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Herein, we report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a series of arylalkene substrates catalyzed by vitamin B 1 2 . Thesereactions proceed in good yields i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solvents and do not require the use of a toxic heavy metal catalyst. Variation of the reaction pH can predictably alter
    已经广泛研究了维生素 B 1 2 在合成有机转化中的应用。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系列由维生素 B 1 2 催化的芳基烯烃底物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这些反应在环境友好的溶剂中以良好的产率进行,并且不需要使用有毒的重金属催化剂。反应 pH 值的变化可以预测地改变产物分布。
  •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a Novel Vitamin B<sub>12</sub>-Catalyzed Carbon−Carbon Bond Forming Reaction, the Reductive Dimerization of Arylalkenes
    作者:Justin Shey、Chris M. McGinley、Kevin M. McCauley、Anthony S. Dearth、Brian T. Young、Wilfred A. van der Donk
    DOI:10.1021/jo0160470
    日期:2002.2.1
    reaction to the active Co(I) state, and by removing Co(II) it also prevents the nonproductive recombination of alkyl radicals with cob(II)alamin.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benzylic radicals from arylalkenes and cob(I)alamin poses an interesting problem. The results with a one-electron transfer probe indicate that radical generation is not likely to involve an electron transfer. Several alternative
    在催化性维生素B(12)和还原剂(例如柠檬酸Ti(III)或Zn)存在下,芳基烯烃以不寻常的区域选择性二聚,从而在每个偶联配偶体的苄基碳之间形成碳键碳键。对于单-和1,1-二取代的烯烃,以良好至优异的产率获得二聚产物。含有一种芳基烯烃的二烯以良好的产率进行分子内环化。但是,1,2-二取代和三取代的烯烃是不反应的。使用自由基阱的机理研究表明,苄基自由基的参与,并且产物分布中非对映选择性的缺乏与两种这样的反应性中间体的二聚化相一致。反应需要强还原剂,并起着两个作用。它使反应后生成的催化剂的Co(II)形式返回到活性Co(I)状态,并且通过除去Co(II),还可以防止烷基自由基与Cob(II)阿拉明的非生产性重组。由芳基烯烃和Cob(I)阿拉明形成苄基的机理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单电子转移探针的结果表明自由基的产生不太可能涉及电子转移。讨论了几种替代机制。单电子转移探针的结果表明自由基的产生不太
  • Initiating radical cyclizations by H transfer from transition metals
    作者:John Hartung、Mary E. Pulling、Deborah M. Smith、David X. Yang、Jack R. Norton
    DOI:10.1016/j.tet.2008.10.030
    日期:2008.12
    diphosphine) can be used to initiate radical cyclizations by transferring H to activated terminal olefins. CpCr(CO)3H can catalyze reductive cyclizations, with H2 as the ultimate reductant. Appropriate substrates can be assembled by the Morita–Baylis–Hillman reaction of methyl acrylate with an aldehyde. Six- as well as five-membered rings can be formed, and a tandem cyclization to decalin can be effected.
    CpCr(CO)3 H和HV(CO)4(P–P)(其中P–P为螯合二膦)可用于通过将H转移至活化的末端烯烃来引发自由基环化反应。CpCr(CO)3 H可以催化还原性环化反应,其中H 2是最终的还原剂。可以通过丙烯酸甲酯与醛的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组装适当的底物。可以形成六元和五元环,并且可以实现串联环化成十氢化萘。
查看更多